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坛艺苑 >

长沙最美支边人 | 文/ 谭仲池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0-12-22
导读: www.ddsjmt.com

网址:www.ddsjmt.com

长沙最美支边人

文/ 谭仲池

今年9月10日清晨,长沙突降大雨。汽车在一片乳白色的雨雾里穿行。我不相信,这阵雨会延误我的行程。果然,登上飞机,雨止天晴,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一会儿,飞机升上万米高空。望着机舱外飘飞翻卷的白云,像浮在天空的柔软棉花,一团团、一叠叠、一缕缕,似岛似宫,若峰若帆,如梦如幻,变化着奇异的图形,那真是神奇妙化,美不胜收,让人有无限的感慨和遐想。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有多少奇迹正在发生;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在身边涌现,有多少值得回味的奋斗时光;有多么令人坚韧前行的美好向往在心中呼唤。

此刻,我想起在《砥柱中流周恩来》一书中读到的一段记述,1975年9月,中央代表团去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当时,周恩来总理特地嘱咐代表团同志带去《养蜂促农》的科教电影片,送给西藏的同志看。谁能想到45年后,周恩来总理的这个愿望,竟变成了现实。这不得不让我感叹:世界上的许多创造和成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飞机飞得很平稳,出发之前的情景浮现在眼前:我在浏阳市与伍国强见面,我握着他的手说:“你退役后,又五度短期援藏,在藏民中推广养蜂技术,为雪域高原播下脱贫致富的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听说你身体不适做了手术,我特地来看你。”

伍国强朝我淡淡一笑,带着叹息的口气说:“我做手术时,正是西藏各类植物开花期,蜜蜂采蜜的最好季节。可我离开了,我躺在病床上总是放不下心,好像自己仍奔跑在那片土地上。”

伍国强(没戴帽者)和藏民们在一起喝着美美的酥油茶。 照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就因伍国强这句话,我决定去西藏,寻觅他在第二故乡播种甜蜜的足迹。

下午2时,我们乘坐的西藏航班飞机,在贡嘎机场降落。走下舷梯,我望着蓝湛湛的天,铺满灿烂阳光的机场跑道,雄伟的航站楼和塔台,就感觉到自己已经来到一个美丽、圣洁、神奇而澄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会看到冰川雪峰,云湖古寺,草地沙漠;看到奔跑的牛羊,飘舞的彩幡;闻到青稞酒、酥油茶香;听到壮美优扬的歌声;看到藏族同胞慈祥的笑脸和亲切的目光。注定要接受一次信仰霞辉、高原圣光、生命芳华、民族团结花雨的庄严洗礼。

第二天早上,晨曦初露,凉风习习。我便急着去寻访心中已经确定的采访对象。我一定要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去真真切切地感知新时代奋斗者们的初心驿动、梦想追求和感情寄托。

虽然高原缺氧,我明显感觉有些气喘头晕、脚步飘移,但我的精神却很振奋,我竟忘记自己是在3700多米的贡嘎土地上行走。

2

长沙市援藏从1994年开始,至今26年,已派出9批近300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师。现任贡嘎县委常务副书记、长沙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队长彭韬告诉我,贡嘎县是西藏雅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地处西藏山南地区西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靠近贡嘎机场,素有西藏“窗口”之称。全县平均海拔3750米,最高达到5446米,总人口近5万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19年已达到1.48万元,是1994年708元的21倍多。一批又一批的长沙援藏队员在西藏工作虽然遇到了身体不适、工作中的许多难题,家庭困难,乃至对父母的惦念、儿女的牵挂、婚姻爱情、生活等方面的困惑、挑战。但他们建设边疆、奉献高原的雄心壮志从来没有动摇。

就说伍国强吧!他今年43岁,1997年参军到西藏,在边防山地步兵旅守卫边塞14年。2014年4月9日,退役回到家乡一年后,他又毅然先后加入湖南省第2、第3、第6、第7、第8批短期援藏技术干部队伍。7年里有4年在贡嘎工作。直到今年6月,他突然感到头晕、手脚麻木、步行艰难、呼吸困难、睡眠不安,但他不声不吭,依然默默坚守在岗位,天天还要在3700多米的高原奔忙。当他意识到,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在大家的一再劝慰下,回到湖南做了心脏手术。彭韬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西藏已经成了我们援藏队员的第二故乡,只要看到西藏有了变化,我们心里就高兴,就感到人生的意义非凡。我们都十分珍惜,在西藏一同与藏族同胞,走向全面小康的奋斗岁月。”接着他情不自禁地,唱起自己创作的歌曲《狼牙刺》:

很久没有回家

感觉有点闷

你不在身边

总是有些失神

荒漠上冬雪覆盖茁壮的根刺

狂沙里春天的紫色正在滋生

激情与梦想

病痛与磨难

在锻造我们无愧的青春

多好的年轻党员、援藏干部啊!你们的情怀、向往是何等的宽阔远大。

伍国强在亲近平时工作中的“坐骑”。

我在浏阳采访时,伍国强总会提到贡嘎县杰德秀村的藏民养蜂大户扎西达吉。他告诉我,扎西达吉养蜂已达到60箱。这样的典型,对推动全县蜜蜂养殖业发展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可是当他把这个典型树立起来,在全县起养蜂领头羊作用时,自己却离开他们。想到这里,我仿佛觉得伍国强就坐在我身边,正带我去见他朝夕不忘的藏族好兄弟扎西达吉。

车子沿着宽广乌黑的柏油公路在飞速行驶,路两边整齐排列、撑开葱郁树盖的杨树形成了一条绿色的走廊,空气格外的湿润清爽。透过杨树的间隙,我看见一栋栋新修的石垒藏居,在连绵伸展的山脚下,层叠起一片又一片如城堡一样的村落。

很快我们的车子进入了杰德秀村。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子,现在变得面貌一新。村口建立了公共汽车站。新盖的商铺和新修的藏民石垒楼房,整齐地排列在街道的两边。人来人往,显得很热闹。年仅39岁、身材坚实、皮肤黝黑、头发微卷、穿一件粽色夹克衫的扎西达吉,从汽车站前面朝我们跑来,不一会就站在我的眼前。

他憨笑着,一双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我先带你们去看我的养蜂场吧!”说完,他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我紧步跟上,就感觉到胸口有些闷。我想起伍国强几乎每天都要在这些藏民养蜂场奔波,指导、传授养蜂技术。他该是何等的艰难,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我暗暗下定决心,跟随着扎西达吉,穿过了一片长长的柳树林,接着又踏上了一片铺满离离青草、摇曳着草木樨淡白色花朵的湿地。这时,扎西达吉停下脚步,指着前面空旷地带上排列的整整齐齐、呈方格状的一叠叠蜂箱,对我说:“这就是我的养蜂场。”

这时,我的脚步已经有些颤抖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我慢慢地、艰难地,走到了这个海拔3850米高的天然养蜂场。一堵残缺的泛着古老色彩的褐色土墙,悄然耸立在堆垒着蜂箱的背后。我望着土墙,心想它是要为蜂箱遮挡寒流狂风,还是要陪伴蜜蜂酿造人间的甜蜜!养蜂场四周一排排茁壮的柳树,意气风发地站立在潮湿、生长着青草的泥土上,更像是这片希望土地的赤诚守护者。

这是西藏高原的独特风景,生发着辽阔的空灵、青幽的苍凉和远处高高石山灰色的肃穆。

扎西达吉揭开蜂箱盖,从蜂箱里立刻飞出一群群蜜蜂。金子般的阳光,在头顶跳跃。在光芒的温暖里,蜜蜂活跃起来,直朝我们飞来。我们下意识地忙着躲闪。扎西达吉却冷静沉着,给我们讲述他学养蜂的经历。

他说:“刚开始接触蜜蜂,我也很害怕蜂叮。我的头曾经被蜜蜂叮得肿了起来,是援藏干部、养蜂技师伍国强告诉我,怎样防止蜜蜂叮咬。现在我一点也不害怕了,好像蜜蜂都认识我。我把养蜂场安置在离镇上几公里外的地方,就是不想让蜜蜂叮咬别人。”

我接着问:“你想伍国强吗?我是代他来看你的。”

扎西达吉捂上蜂箱盖子,双眼定定地望着我,慢慢地说:“我很想他,我知道,他为了我们做了心脏手术。我们藏民都想他,是他带领我们养蜂致富。我的养蜂技术就是他教的,我这些蜂箱也是他从老家浏阳买来,送到我家的。他到我家,指导我学养蜂不下40次。不管是天晴落雨,还是刮风沙下大雪,他总会来我这里。我们一家人都尊敬他、爱他,我真的好想他。这些日子,我每天都会爬上神山之巅为他祈祷。”

听着扎西达吉朴实而深情的话语,我无言以对,也在心中为伍国强默默祝福。

从养蜂场归来,扎西达吉又带我去参观他在镇上街道边的蜂具仓库。仓库是石头垒的,在仓库里,我看到了堆放着上百个写有“养蜂人家”字样的蜂箱。扎西达吉告诉我,高原到了冬天积雪很厚,蜂箱容易冻坏,隔一两年就要换一次,这是长沙援藏队送给他的,他们想得非常周到。接着他指着墙角置放着的装有蜂蜜的塑料大桶说:“我72岁的父亲除了养牛,还在镇上租了门面,帮我销售蜂蜜。”

从仓库出来,扎西达吉硬是拉着我去他家。

穿过一条两旁是藏房的狭窄巷道,在靠近一座神山脚下的一片高大的藏居群中,我走进了扎西达吉的家。房子有些破旧拥挤,屋子里到处堆满了养蜂的各种工具。看得出来,这个家庭充满着劳动的快乐气氛。扎西达吉把我扶上楼梯,和我一起爬到屋顶上,带我去看他立在屋顶的蜂箱。站在屋顶上凝望,我身边蜜蜂飞舞,四周楼房林立,天空澄澈如洗。我高兴激动,我看到了养蜂人家的甜蜜生活图景。

扎西达吉的妻子扎西拉姆,微笑着给我送上稣油茶。我喝在口里,甜在心里。扎西拉姆自豪地对我说,自从政府支持她家养蜂,加上父亲养牛,家里每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她们的两个女儿正在上初中,家里也准备盖新房……说着说着,我就望见她的眼睛有些湿润。

3

回程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想,全国人民正昂首阔步,一同走进全面小康大家庭,而且一个也不能少!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又有多少新时代普通的劳动者在书写人生精彩的乐章,而扎西达吉就是其中的一个。

头天晚上,我在与长沙援藏队员的闲谈中,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些援藏队员都不谈自己在高原的身体不适,有的甚至靠吃安眠药睡觉,也不谈工作中的艰难困苦,而讲得更多的是如何履行好援藏的使命。陪同我下村访问的援藏队员陈实,在车上动情地说,在我们长沙援藏队伍中,大家都把伍国强当作榜样。在西藏期间,他女儿小升初、中考、发高烧住医院,他都不在身边。虽有牵挂,他总把指导藏民养蜂的事看得比家事还重要。2018年7月20日傍晚,家里打来电话说,父亲意外溺水身亡。伍国强含泪回乡为父亲办好后事,5天后又匆匆返回贡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是啊!重新回到第二故乡的伍国强,他在心中总是默默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在雪域高原播下甜蜜生活的种子,让它开花结果,造福藏族同胞,写好人生的最美答卷。多少个酷暑严寒的日子,他天一亮就起床,细心阅读自己订阅的《蜜蜂》《中国蜂业》杂志和《高效养蜂》书籍。他根据自己在贡嘎县的实地考察,与积累收集的家乡浏阳市养蜂致富的典型案例,决心在贡嘎县推广养蜂技术,帮助藏民开辟养蜂致富之路。

伍国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同事跋山涉水,登高峰、进险谷、到沙滩、入草地,走访藏族同胞,细致入微地观察贡嘎这片山水坡地各种植物开花的季节和特点,并作下详细的记录。他发现西藏的植物花比家乡丰富多了,而且药用价值很高,如蒲公英、草木樨、狼牙刺、砂生槐、古树花……就这样,他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写出了《关于贡嘎县推广蜜蜂养殖的建议书》。

他在洋洋洒洒五千多字的《建议书》的开头说:

“贡嘎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流河谷地带,境内高山起伏纵横,连绵不断,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650米。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山地河岸蒲公英、藏胡黄连、砂生槐、紫花、茴蓿、草木犀、刺槐、榆树、柳树、蜜花香薷、直立黄芪等天然蜜源植物广泛分布,且大量蜜源植物开花期相连有序衔接,适合发展养蜂业。”

接着伍国强又详尽地分析了在贡嘎县发展养蜂业的地理、自然、区位、国家生态保护和科学开发的战略导向与政策优势,以及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光明前景。同时,他再三强调,根据贡嘎的县情,在贡嘎县主推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实现“一村一品”,风险小、投资少、潜力大、市场广。而且短期内,有可能形成加快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伍国强的《建议书》很快得到了贡嘎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队的高度重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县里就推出了发展养蜂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县委、县政府的果断决策,极大地坚定了伍国强的信心和斗志。因为长期在高原工作,缺氧对伍国强的身体带来严重不适。但当县委作出在全县发展养蜂产业的决定后,他的精神却格外振奋,甚至忘记了一切,整个精力都倾注到向藏民传授养蜂技术上。接着县里举办了有100多人参加的首届养蜂技术培训班,伍国强亲自登台讲课。他从引蜂—立箱—防蜂叮—防疫—割糖等程序,进行了现场操作示范,使大家眼界大开,跃跃欲试。

伍国强指导的一处藏民养蜂基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伍国强的具体指导下,贡嘎县很快在吉雄镇建立起“红星养蜂示范基地”。伍国强回浏阳买了200个蜂箱,并将20个蜂箱送到扎西达吉家,指导他成为了贡嘎养蜂带头人。伍国强带领养蜂的藏民到扎西达吉养蜂场,看到第一次摇蜜时围着观看的藏民,都伸手要蜜糖吃。眼前的情景,让伍国强兴奋不已。他的梦想终于在雪域高原,绽放出第一朵鲜艳而甜蜜的花,这一年贡嘎蜂蜜年销售收入达50万元。

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贡嘎县的蜂农由零增加到50户,由200箱增长到1500箱。年收入达400万元。

2019年5月的一天,伍国强在贡嘎县城的街道上行走,突然一个藏族汉子跑到他的跟前,对他说:“你是伍老师吧?”伍国强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人,点了点头:“我是伍国强,你怎么认识我?”

藏族汉子满脸是笑说:“我来自四川,我叫曾娃,今年40岁,住在县城郊外的扎庆村。我在贡嘎和一个藏族姑娘结了婚。我们原来想养猪致富,没有想到反而亏了本。我从网上知道了你指导杰德秀村的扎西达吉养蜂致富了,所以我特地来向你请教。”

伍国强为曾娃主动要求学习养蜂的精神感动,他当场就表示收授曾娃的要求,接着伍国强骑着自行车多次上门指导曾娃夫妇学习养蜂技术。长沙市援藏工作队知道这件事后,又给他免费送去40箱蜜蜂。就这样,曾娃走上了养蜂致富的道路。

4

贡嘎县养蜂产业的骤然兴起,在全县引起了极大反响,唤起了藏民们学习养蜂技术的极大热情。随着养蜂户的不断增加,蜂蜜收购的问题摆在贡嘎县委、县政府和援藏工作队的面前。蜂蜜销售渠道不畅通,蜂蜜销售不出去,藏民养蜂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怎么办?

伍国强早已洞察到了这个问题。他通过自己微信朋友圈向湖南的朋友介绍贡嘎产的贡蜜的优质特点,并展示质量检测报告,很快就引来了不少蜂蜜的收购客户。其中就有湖南省爱敬堂制药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对贡蜜极有敏感性,立即派人到贡嘎考察,仅用一个月时间就落户江塘包玛村。贡嘎县委、县政府以廉租方式,将已建好的厂房提供给该公司迅速启动“巅峰贡蜜”工程建设。紧接着,该公司投资1120万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一条现代化的蜂蜜自动生产线。

这是在羊卓雍措湖畔出现的招商企业。这个叫“蜂巢一号”的规模养蜂场在高原的诞生,“巅峰贡蜜”品牌蜂蜜产品在雪域的问世,刷新了西藏养蜂产业崛起的新的开端。

已到20时,高原的夜幕迟迟不肯降下。仰望天空,依然云霞灿烂,光亮如昼。

一个小时行程后,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江畔的“蜂巢一号”养蜂场。

眼前的景象,宛若仙境。一排排彩色的蜂箱依次摆放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四周是浓密青翠的杨树林,空中群群蜜蜂在纵情起舞。我们戴上了防蜂叮的面罩,来自四川资阳的养蜂专家王贵风为我们讲解养蜂的原理。我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蜜蜂,也是第一次看养蜂匠人的绝技操作,心里不免有几分惶恐。王贵风揭开蜂箱盖,上百只蜜蜂便飞了出来,在我们身边飞舞。她巧手提起箱中的隔板,隔板上的每个小格都爬满了蜜蜂。她让我接过隔板,感受蜂蜜的重量和蜜蜂的多情。我用双手提着,感到很沉重。因怕蜜蜂叮咬,便咬牙坚持不敢松手。在一边的“巅峰贡蜜”负责人告诉我,一个蜂箱能产100至120斤蜂蜜,你提的这快隔板,有10多斤重。他的话刚完,和我们一道来的一名人员,一不小心抓在手中的隔板掉到了地上,瞬间蜂隔板上的数千只蜜蜂,一齐朝我们袭来。要不是大家都戴着防护罩,还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情景!

伍国强(左)在察看藏民养蜂情况。

接着我们走进蜂蜜生产车间,参观了新组装正在运行的一条龙自动化蜂蜜生产线。我站在车间里,仿佛看到了雪域高原的蜂农正笑逐颜开地朝我涌来,他们挥舞手中的哈达,身边飞舞着无数的彩色蜜蜂。一个又一个养蜂场的彩色蜂箱,在山峦坡边、草地河滩重叠出像金字塔一样的蜂箱长廊,沐着雪域的璀灿,高原的清风,装点着大自然的妩媚与壮丽。如果把蜂蜜生产线比作一条流蜜的河,那么蜂蜜样品展览厅,摆放的已经包装好的“巅峰贡蜜”样品,就是开放在藏族人民心中美好向往的梦想花朵。在座谈中,“巅峰贡蜜”负责人激情洋溢地向我们描绘他们公司的发展前景。他说:“3年内计划在贡嘎建蜂场8个,发展蜂箱2000个,年产蜜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可以带动200户蜂农增收致富,我也坚信我们的甜蜜事业一定会让山南贡嘎的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听了这位负责人的介绍,我在心里想:这何不是中华民族团结之花在贡嘎大地绽放的缤纷芬芳与甜美?

2019年7月,伍国强荣获中宣部颁发的“最美支边人物”光荣称号,当年11月又荣登“中国好人榜”。对于这些荣耀和奖励,伍国强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反而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他在梦中不止一次地回到当年参军第一次走进西藏的那个边关哨所。那年深冬,冰雪覆盖着的哨所,立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山之巅。他冒着严寒站岗,深情地朝东方凝望,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我这个从湘江边走来的农村孩子,立志把自己献给西藏,献给祖国。退役回乡,虽然不曾想到又会重新返回西藏和藏族同胞共沐新时代的阳光,共享小康生活的甜蜜之事,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始终告诫他“生命虽然宝贵,奉献更加崇高”!

我知道,伍国强现在身体做了手术,也许不能再返回西藏,可他的心和情、梦和爱依然留在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叶一花。

风渐凉,月上树梢,夜色更浓,星光闪烁。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时刻,我站在贡嘎3700米的高原,仿佛望见伍国强正在浏阳河畔自己的工作室里校阅他历时3年撰写的《西藏蜜蜂养殖技术概论》。他曾告诉我,该书藏文版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出版发行。

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描述伍国强的情和梦!

此刻我的心,和着眼泪在跳动、涌动!

作者简介:

谭仲池,系湖南浏阳人,文创一级,湖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代理会长,湖南省湘江书画院特邀顾问,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曾任潇湘电影制片厂厂长、长沙市市长、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省政协副主席。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曾在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