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学天地 >

谭谈:文学爱上马栏山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1-01-19
导读: www.ddsjmt.com

网址:www.ddsjmt.com

文学爱上马栏山

文/ 谭谈

千年古城长沙,突然冒出一个新地名:网络文学小镇。大城里猛地长出来一个小镇,真让人好奇并生疑。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是在地铁上。当地铁到达月湖公园站时,列车上在通报站名,冒出一个新鲜地名:长沙网络文学小镇。也真巧,不几天,一位熟悉的朋友来电话,要邀我们到网络文学小镇去玩玩。这位朋友,竟是常在我们身边晃动的女作家余艳。早几年,她领衔组织湖南省网络文学作家协会。成立大会举行时,我被他们尊为嘉宾邀请参加。网络,本是一个虚拟世界,没想到,竟有一座实实在在的小镇落地在一座大城里……

这天,我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欣然前往。天气真好,暖暖的冬阳,遍洒大地。一见面,方知来的全是几位老友,有写《乌龙山剿匪记》的水哥——运宪,有写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唐浩明,有写《远去的伐木声》的蔡测海,有以散文成名的梁瑞郴、刘克邦。

在月湖边上,有一排两层楼的矮房子。称它为小镇,是一种文学的夸张。环境很美,一片大湖,在房前铺展开来,绿树花丛,簇拥四周。冬阳下,湖面闪动银光,花丛淡吐芳香。上到二楼,眺望着广阔的湖面,晒着暖暖的冬阳。对面就是长沙学院,旁边便是地铁站口。坐下来,听余艳和她团队的同事,聊这个小镇的诞生,聊我们陌生的网络文学……于我,真是一次网络的启蒙教育,我听得如痴如醉。

接着,我们又看了几位网络作家的工作室,一大摞一大摞的书摆在书架上,就是他们几年里写下的。墙上,张贴着一排一排的剧照。这是他们近年间创作的网剧剧照。一打问他们的年龄,更是让人惊讶!全是二三十岁的帅哥靓妹。

我置身文艺界五六十年了,自认为对文学界很熟悉。然而,来到这里,方知自己如此的落伍。在他们的介绍里,网络中,藏着一个多么广阔、多么精彩的世界!

我、浩明和运宪,是新中国诞生前出生的,是过来的人,瑞郴和克邦,也都是六十大几的人了,全是搞传统写作的。在他们面前,我们算是“遗老遗少”!相比之下,水哥是“遗老”中的新潮人士。他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如今,进城打工的农民兄弟下班以后,靠手机找乐,打发时光。手机里看的就是网络小说和网剧。你想想,这一个读者和观众群体,是多么庞大!以前,拍一部电影,要费多么大的劲。1981年,我应西安电影制片厂之邀,根据自己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改编过一部电影。在郴州拍摄的时候,浩浩荡荡数十位演职人员,租下了市招待所一整栋楼,还动用驻地部队的车队,搭场景、建浮桥,费时大半年!当年,实力最强的长春、上海、八一电影制片厂,一年最多出产六部影片。你看看现在,拍网剧,不要场景,随便一栋楼、一个会议室、一处公园、一座小山,几个人,就可干。弄好后,网络上一播,一部手机就是一座电影院。科技发展到了今天,真是颠覆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啊!

时代的发展,一些老的行业、老的职业,在逐渐地消亡;一些新的行业、新的职业,在不断地冒出。入住这个小镇的网络大咖们,每人每天创作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的网络小说,每人每年推出多部网剧。一个产业,正在迅速壮大……单说影视,就有电影,有台剧,有网剧。电影,走院线,入电影院放映。电影院,也不是当年的电影院,个性化了,分什么情侣座什么座;有台剧,供电视台播送,电视台也不拍电视剧了,搞制播分离。别人制作好,看中了就购买。网剧,则到网络上推送……这些变化,正标志着我们的时代在发展,我们的世界在变化,我们的社会在前进!

走一趟网络文学小镇,真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临离开的时候,余艳叫人铺开宣纸,取出笔墨,要我们写下一句话。我心头一动,于是挥笔写下:居小镇,网天下。

作者简介

谭谈,著名作家,1944年生,湖南涟源人,曾任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现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山道弯弯》《风雨山中路》《山野情》等。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