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蟹 语 ( 文/刘鸿伏)
蟹 语
文/刘鸿伏
看齐白石画蟹,很有意思,老先生用浓墨和淡墨两色,一番涂抹勾描,那纸上的螃蟹便成了活物,仿佛要举着双螯夹你伸出的手指。他画的虾也如此,细如发丝的触须,似乎只要有一丝的惊动都会飞快地缩回去,或者随时在水草中摆动一样。我很喜欢齐白石先生这类充满意趣和生活气息的水墨作品,在浮躁喧嚣的红尘世界,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看看他的画,心情就能放松,获得一种意外的愉悦和宁静。
因为喜欢齐白石纸上画的螃蟹,便附带喜欢上了那些赶海抓螃蟹的视频,身居闹市,也只能看视频过过瘾了。其实小时候是抓过螃蟹的,不过那是在老家乡间。后来偶尔回家也到小溪去体验一下,却几乎没有再抓到过螃蟹,好像溪水中的鱼虾螃蟹都消失了一样,问乡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想,也许是农药惹的祸吧,污染了的溪水,再也长不出小鱼小虾了。
看赶海的视频却很过瘾,大海退潮之后,沙滩浅渚和礁石间,还有红树林里,赶海人用长长的铁夹子从海草、泥隙、石洞中找出那些藏着、躲着的大青蟹。那真是很大很大的青蟹,大的有两三斤重,小号的也有半斤八两,远比齐白石老先生画的山溪里的小螃蟹大,也更凶猛。有一些赶海人还专门喜欢挖蟹洞,海边树林或者废弃的养殖场,巨型青蟹打出一个个大泥洞,可以转弯抹角打进去好几米深。挖蟹人想要抓到它们,所消耗的体力是很惊人的。一边挖洞,一边把整个身子都钻进泥洞里去,过一会儿就要爬出来透透气,浑身跟泥猴似的。巨蟹藏在泥洞最深处,往往要花几个小时才能把它捉出来。等挖满半桶青蟹收工时,已经是潮声如鼓,繁星满天了。
看齐白石画的螃蟹让人宁静愉悦,看赶海人抓螃蟹却让人异常地兴奋和刺激。这里面有讲究,赶海的过程,是一个无法预知的过程,要耐着性子搜寻和发现,发现之后,想把藏在深洞中的大蟹抓出来,不仅费时费力,过程也很惊险。抓蟹人与螃蟹的斗智斗勇,让人荷尔蒙飙升。挖蟹人在洞里的战斗无法看到,那肯定是险象环生,而洞外赶海抓蟹的情景却看得真切。无比生猛野性的家伙绝不会束手就擒,它们仿佛钢铁俠,全身披挂,挥动两只巨螯和赶海人手里的铁夹子展开战斗,因为愤怒,它们嘴里喷出海水,人与蟹好一场鏖战,围剿与被围剿的双方,差不多要用完兵法中的36计,缠斗到激烈处,巨蟹会用它的双螯死死钳住抓蟹人手里的铁夹子,发出 “咔咔” 的声响。
看画画是凝神静气,知道花草和螃蟹将会如何布局,心里淡定。赶海抓蟹则心里没底,几乎全靠运气。唯不可知,才刺激兴奋。所以看赶海的感觉与看画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但不管是看画还是看赶海,只要是和螃蟹有关的,我都很是为之着迷,关于这一点,朋友不解,有时候就是连我自己都很迷惑。
这种视频看多了,忽然就想起一个问题,这么豪横的螃蟹,从来都是横着走路的,而且世人对于螃蟹一直持有成见,把它横着走路的生理特征当成世上那些横行霸道的坏人、恶人的象征,并被狠狠地诅咒:看你横行到几时!意思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以我看来,世人对于螃蟹的诅咒和成见,完全是没有道理的,螃蟹和乌鸦一样被世人借题发挥,将人世的罪恶与不祥,强加在螃蟹和乌鸦身上,千百年来让它们硬生生成为背锅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冤屈可谓大矣。
横着走路的螃蟹,为什么总是躲在石头的缝隙、泥草的角落?它们不是很豪横吗?不是横行霸道吗?不都是恶霸的样子和一副有恃无恐、恃强欺弱的样子吗?可螃蟹们却为什么总是要藏起来,躲起来,它们到底在害怕什么、恐惧什么呢?是害怕给它们强加罪名并且永远在诅咒它们的人类吗?或许是,或许不是。
世人对于螃蟹行走方式的偏见和诅咒,总让我耿耿于怀。它看似坚实的甲壳,仿佛一个永远甩不掉的锅!
忽然想起古人其实是喜爱螃蟹的,至少喜欢吃螃蟹。秋高气爽时节,菊花盛开,螃蟹正肥,一壶美酒,足慰风尘,这是古人的雅致。但爱吃螃蟹的优雅的古人,却并未为螃蟹洗脱冤屈,更没有给螃蟹正名。
螃蟹的无辜,正映照出人心的邪恶一一莫须有和污名化,然后群起而攻之,众口铄金,帽子戴上了,想摘也摘不掉!这正是人们惯常的手段和套路,属精神暴力和霸凌之一种。从螃蟹的无辜,推及众生平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在想不出这世间的背锅侠究竟几何。如果螃蟹是水族中的窦娥,那么,乌鸦就是鸟类中的窦娥,乌龟就是替老婆出轨的男人挨骂的窦娥,短尾巴的兔子秋后的蚂蚱,则是被骂短命的窦娥。它们不幸成为这世间形形色色背锅侠中的一份子,似乎永远也没有洗清冤屈和罪名的希望。再想起某些耳熟能详的动物,想起某些耳熟能详的人和事,忽然觉得,螃蟹似乎也不一定能算得上背锅侠中最典型的窦娥。
此时的窗外,太阳正炽烤着大地,蝉声雨点一样落下来。手机响了一声,是一位居住在南方山地的朋友发来的视频:
这个中年汉子正光着上身浮在透明的溪水里,和一群野孩子打着水仗。我分明看见溪水中有鱼虾和螃蟹的影子,它们没有躲在石头缝隙中或者泥洞里,悠闲自在,和水中嬉戏的人和谐相处。
但奇怪的是,静坐书窗,除了蝉声,我的耳畔竟然响起巨蟹挥动双螯时的咔咔声响,这声响竟一次比一次清晰而密集:咔咔咔……
作者简介
刘鸿伏,湖南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作家、学者,已出版文学和文化专著35部,其中散文集《父老乡亲哪里去了》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选入2017年中国农家书屋目录,文物考古专著《遥远的绝响》入选中华百年文博精华20部著作之一。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及瑞典文出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