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邦散文赏析 ▎不敢轻言亦蓝
不敢轻言亦蓝
文/刘克邦
亦蓝是一位热情、大方、诚挚、义气、沉毅、聪颖、睿智、脱俗,让人看一眼印象极深,感觉极佳并愿意深交的女人。
亦蓝是一朵警花,但令人意想不到是,她绽放出来的却是灿烂、美丽的文学之花。因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我在湖南作家网认识了亦蓝,了解到她出生在溆浦,可以称得上是怀化老乡。
亦蓝(左一)与怀化朋友一起在欢送作者(左二)时的合影
在论坛上读过她情感浓郁、袒露心扉、行云流水、语言精美的文字,也看过众多文友在字里行间溢满亲近、喜爱、钦佩之情的评论,感觉到亦蓝特别爱好文学,爱好生活,爱好交结朋友,爱好自身之外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由得暗暗一声赞叹!
一个女人,达到如此程度,进入如此境地,收到如此效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就是足谋多智、侠骨豪气、才华横溢的男人恐怕也不敢轻言不值一提不屑一顾了吧。
初识亦蓝时,因接触不多,了解也不是很深。一次短暂相遇,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09年初春,细雨绵绵,乍暖还寒,为感谢朋友们对家父在世时的关心和帮助,我专程去了一趟怀化。没想到,她知道我到怀化的消息后,迅即邀约几位文友赶来下榻之处看望我。
大家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谈笑风生,同桌杯酒言欢,一起载歌载舞,始终沉浸在热情友好氛围之中,直至夜深人静仍不忍离去。
第二天清晨,她又与几位文友赶来为我送行,一腔热情,满面笑容,留下珍贵的合影,在寒风冷雨中频频挥手,深情厚意尽在其中。
我被她的真诚与友好深深打动。多年过去,那一幕幕场景仍时时在我脑海中涌现……
曾有时,湖南作家网编辑些子打电话给我,说作家网准备做一期对亦蓝的访谈,并邀约我写一点关于亦蓝的文字,我没有答应,我也不敢贸然答应。
一是我当时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也难以静下心来完成这项任务,估计在这一点我也有点与亦蓝相似,任何事情都要讲一“诚”字,重一“信”字,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事情就不能随便承诺应允,一旦答应了就要做到做好,在要求的时间内要我写出亦蓝的文字,我做不到,也写不好;
二是我与亦蓝虽然有过几次接触和交往,也或多或少在网上读过她的一些文字,她坦诚、率性、重情重义、崇善追美,我对她的感觉和印象已大大超过在我生活中十分欣赏和信任的很多朋友,尤其是异性朋友,但是要我执笔写她,并作为一种向文友们的推介,似乎还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倒不是担心我的文字写作水平浅薄和情感表达能力低下,只要是真实的、真挚的、发自内心的东西,文字差一点、表达形式呆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我怕的是我对她的了解还不全面、不透彻和不深入,有更多真的、美的、善的、鲜活的、生动的、闪光的、珍贵的东西还不为我所知,或知之不多,如果妄自下笔,轻描淡写,恐怕难免犯下隔靴搔痒、挂一漏万的错误,浅述了她的心地与内质,埋没了她的风姿与光彩,岂不让我背上追悔莫及愧疚不安的思想包袱么?
若如此,我宁愿把我对她的赞许、钦佩和爱慕,深深地埋在心底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了文学,我们的交往也逐渐多了起来,亦蓝的形象也在我心目中进一步地放大。
那一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在“毛泽东文学院”微信群里,有文学朋友发出“轻松筹”,为一位身患重病的文友募捐,亦蓝第一个出来响应,在她微信群和朋友圈连续转帖,竭尽她的人脉资源,呼唤大家伸出援助之手,表现出极大的关怀之情。
虽然与受捐者素昧平生,且囊中羞涩,但同是文学爱好者,且一向同情弱者的我当然没有视若不见,不管多少,有所表示还是有的。
后来,有人传讯,受捐者品行不良,曾参与高利贷活动,大量骗取同行钱财,且有夸大困境的嫌疑,所得募捐款有可能另有他用。我半信半疑,将此情在小范围内传递。
亦蓝不置可否,毫不动摇,仍然坚持每天转发“轻松筹”不止,直至目标数额全部筹措到位。
其为人善良,仁爱至上,我算是服了她了。
湖南省散文学会成立后,创办了纯文学期刊《湖南散文》,每季出刊一期,采稿,审稿,选稿,改稿,编排,没有专职编辑,大量的工作需要人来做,且为义务劳动。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愿意干呢?
作为组织者,焦急之下,我想到了既有才气又热心于文学公益事业的亦蓝,一个电话过去,试探着问她,是否愿意来为大家做点贡献?
没想到,她极其爽快,满口答应,且积极主动,为办刊出书出谋划策,不辞辛劳,牺牲了不少的宝贵时间,心甘情愿为他人做嫁衣裳,与其他几位同志一道硬是把一期文学内刊办得红红火火,小有名气。
应众多会员的要求,自2015年以来,散文学会每年还编辑出版了一本散文年选,她又自告奋勇地担任了年选编辑。
为了保证质量,出好这本书,她一丝不苟,严格把关,认真审读和修改每一篇文稿,反复与作者沟通协商,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在选稿定稿时,她坚持原则,认文不认人。
对于那些品质不高的文章,不管是谁,她直抒己见,毫不保留与隐讳自己的观点,谁要想她手下留情,放低选稿标准,通融过关,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为此,有不少文章未能入选的作者心存芥蒂,免不了几句牢骚怪话。她坦然以对,一笑了之。
她就是这么一个“不近人情”“不考虑后果”的人。
我虽年长亦蓝,但在为人、做事和处世上,自叹不如,实在不敢轻言亦蓝!
亦蓝,是一片叶?还是一技花?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她有叶的品质、风骨,有花的风采、境界。
为顾爱和衬托他人,比叶更懂得关心、付出;为美丽和欢乐这个世界,比花更开得鲜艳夺目、绚丽多彩!
无容置疑,蓝,是宁静的,安谧的,也是博大的,浩渺的。它是真的表达,纯的象征,希望的展现,美好的向往。
我想,亦蓝,一定具备了蓝的底蕴和气度,与蓝匹配。否则,她不会取“蓝”为名的。
作者简介:
刘克邦,文创一级,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散文集《金秋的礼物》《清晨的感动》《自然抵达》《心有彼岸》,在《中国作家》《散文百家》《天津文学》《芙蓉》《湖南文学》《创作与评论》和《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财经报》《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湖南省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长沙市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