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山记
金牛山记
文/周芝玉
洞庭西滨,龙阳之南,雪峰脉末,曰金牛山。
金牛山者,状卧牛而名,海拔344.5米,苍生八景,植物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幽径蓬蒿,云烟缠绕,潺潺流水,婉若仙境。
彼处人杰地灵,底蕴非凡,自古传奇。承述上古舜、禹年春夏,久旱未雨,地坼苗枯,生灵涂炭。逢太白仙携丹童御金牛翔游,睹洞庭龙阳南饿殍遍野,天地荒凉,星君恻隐,令丹童、金牛化凡施救。童牛奉旨,莅龙阳南诸村,瞻山碍洞庭水入田,童令牛角削蹄踏山侧,引水以入,后人感恩,今谓之偏山!
童牛续前行,欲济南湖诸村,途遇湖须渡,问渡翁:渡资几何?翁曰:三分三厘。童曰:不具一钱,须急济于灾,奈何?翁笑曰:舟宽难操,且乘者众,尔济渡之便可!童欣然奋楫。舟至湖中,牛翘尾便粪于仓,臭袭之,同渡甚怨,童致歉,捧牛粪撒于湖。舟行至岸,童谢渡翁,骑牛以远。众人尽散,翁执帚扫仓,牛粪残余全无,亦见仓隙金星点点,乃砂金,拾尽一秤,恰如三分三厘。
童牛至南湖诸村落,未曾懈怠,星夜奋作,昼率村夫引水以灌,夜驾牛尽数耕犁荒田旱土,至月可饥,数月饱食,岁暮有余,诸村皆谐和愉悦。
童视使命已成,拟返天庭复旨,遂留牛于村续施耕,行前授意村民:龙阳南山有东西二洞,为金牛小憩之地,内砂金无数,适宜淘取,足丰衣桑梓,言毕腾云而去。
众伏拜泪别丹童,牵牛归村,遂寻二洞,果见洞敞明亮,燥湿宜人,内滩砂金闪烁。村人谨遵童旨,农时劳作,闲时淘取,足食丰衣,甚是祥和。村民心善,不忍牛复为其劳,遂供牛于草地,日久牛伏于地,化为一峰。众觅牛供食,了无踪影,乃见一卧牛峰耸立,翠木参天,芳草丛立,落英缤纷,方知金牛神化,感激涕零,为念之功勋,遂名曰金牛山。
谨作此记,感上苍恩德,以昭后人。
(作者单位系常德市西湖区三江园林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