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书画艺术 >

笔墨写武陵大美 丹青守民族之魂 ——访著名学者型画家田明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0-04-30
导读: 田明,又名田绍傑,1948年生,土家族,湖南湘西人。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其父田茹三十年代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徐悲鸿、张书旂等大师,“湘西艺术教育之父”。

笔墨写武陵大美 丹青守民族之魂

——访著名学者型画家田明

文/小冰 少煦

  田明,又名田绍傑,1948年生,土家族,湖南湘西人。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其父田茹三十年代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徐悲鸿、张书旂等大师,“湘西艺术教育之父”。田明转益多师,毕业于南京邮电大学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艺术人类学家、学者型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家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吉首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兼职研究员,味秋斋艺术馆馆长,湖南湘江书画院副院长,长沙芙蓉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论著丰厚,出版学术专著《土家织锦》《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精品荟萃——田明》等6部。美术作品由中国人民大会堂收藏(藏字第1942号)。获全国美展二等奖,“民族百花奖”,国际lUAES最佳奖,中国政府民间文艺最高奖第九届“山花奖”,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文艺最高奖第一届文学艺术奖等。

▲《山青水秀春日长》(138×68厘米)整张

  武陵的湘西之美,如芳馥醇厚的“包谷烧”,那山,那水,那人,恬静中热烈,澹泊中豪放,刚柔并济,有“淡然本色百千年”“一城锦绣接蓝天”的蜡染扎染,有“架屋凌空,撑起连天梦”的吊脚楼,有“乾城把盏,边墙饮月,醉了山乡”的酒鬼酒。鬼斧神工张家界,梦里家园凤凰城,猛峒河的水,矮寨坡的桥……令多少文人墨客如醉如痴。湘西之美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也深深烙印在田明的心坎里。

  田明,著名学者型艺术家,他是学者,也是画家。对田明先生的采访是特殊的,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而是记录下他在创作过程中随性而发的种种,包含他所“写”的每一笔每一划的缘由、突然忆起的小故事、对于当今民族文化的理解等等。田明老师朴实无华,作为“大山的儿子”,他强调自己充其量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望者,整理并撰写湘西的特色读本,提炼出这个民族厚实的文化之魂,让它得以流芳百世。

▲《紫气东来》(68×69厘米)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田明,又名绍傑,1948年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田茹,毕业于原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师承徐悲鸿、张大千等画坛巨擘,誉为“湘西艺术教育之父”。田明幼承庭训,父亲言传身教,艺技日臻。后转益多师,深造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深得龙瑞、陈绶祥、林冠夫等大师的教诲,得其三昧。但严格来说,田明在美术上并不能算其大学科班,更多的则是家传家教,所以有人调侃他是徐悲鸿、张大千的再传弟子,也并不为过。一个土生土长的湘西土家汉子,昼间饮猛洞河水,夜里听妈妈轻唱“摇篮曲”,湘西风韵,早已深入骨髓,因此他讴歌,他揄扬,他颂赞,为这一片鸾翔凤集、钟灵毓秀的灵地寄出醉人的明信片。

▲《溪山秋韵》(68×69厘米)

  看田明老师作画是一种享受,有人比作为宣纸上的笔墨芭蕾,的确是有那么一种感觉。田明的画,常常把构图安排得很满,使画面有一种沿四面八方爆裂开的张力,大器秉然。他遍访湘西山山水水,溶洞、峡谷、泉瀑、早起的锦鸡、夜暮的沟壑,每一个场景,从来都只是他构建在心神脑海那个大千世界里的元素,他创作当下随心所至,信手拈来,尽情把玩。多年来田明有一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随身携带一册速写本,见到心仪的人物风光,都要随时勾画记录。久而久之,他画的速写本叠垒起来足足有半人多高。为此,北京学苑出版社十分欣赏田明精彩的速写,专门免费出版了一本题为“故园画忆”《湘西风情》的中英文注释的专辑,而画册的题词正是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业内评价甚高。

  ▲《潇湘胜揽图》(244×62厘米)

  田明作画认真而洒脱,笔墨收放自如,色彩浓淡相宜,每每一处,皆有考究。他在创作时,激情饱满,笔墨敏感而灵动,所到之处,自是绘画者心性的痕迹。他用笔以线为上,苍劲而老辣。用墨大胆泼辣,大黑大白,惊心动魄。他认为中国画以线造型,有三层境界:描、画、写。描为初,画为次,最高的是“写”,以写书法的笔运感觉入画,掷地有声,力透纸背,收放自如,水墨淋漓。尽情之时往往“得意忘形”,逸品也。

▲《云泉清韵千山秀 紫气东来万物新》(503×193厘米)

  田明的画作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均有涉及,近年来尤其擅长水墨山水。其曾先后修业于南京和北京,受金陵画派和北方山水的影响,画作既有北派画风苍茫浑厚的大器,又不失江南华滋润泽的娟秀。然而,武陵的山水,不仅跨越南北,亦有她瑰丽而内敛的西部风格,远非单一传统的“南宗”或“北派”足以表现。对此,田明尊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及徐悲鸿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的创作思路,对于艺术的思考,依赖于万物,更依托于心源之本,观照自然,得于心源而后诞生艺术的胚胎。他画了许多太行山及武陵山的写生,两者在外观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它被人类文明赋予的内涵却大有不同,太行山是红色之山,它是正义凛然而苍凉悲壮的;而武陵湘西也是革命老区,其山“险、奇、野、方”,有板有眼,棱角分明,如同湘西少数民族人民方方正正毫不含糊的性情。所以田明的作品,多体现这种雄宏的阳刚之气,画面满溢而出,用错位、分割、取舍、夸张等不同构成去重新组合归纳,一尊尊向上冲刺的群峰夹杂着一排排横向延伸的断层,大纵大横,大起大落。野性中夹有几分秀丽,用混合的斧劈、折带、解索及牛毛皴来极力表现山坡上蓬松的植被和坚实的石崖,形态各异的吊脚木楼点缀于其间,几行飞鸟,一叶扁舟,苗女、山羊……好一幅世外桃源的和谐而雅致,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得心源”,必须要先通彻领会到所画之物的精神内核,先有所造化,由心出发,赋予它人格化的文化思考和主观感受,才能赋矛笔下之物独一无二的气质。心源就是感悟,就是那说不清也道不尽的大山情结,是那半人多高速写本之中的艺术真诚和升华。

▲《青山行不尽 绿水去河长》(138×68厘米)

  功夫在画外 织锦编春秋

  田明先生的画室里悬挂着导师陈绶祥先生拟写的对联“抓住东游西荡,南辕北辙,装进里头,化成平常道;收拾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撒向空中,得一智慧根”。这副对联,写的便是田明绘画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不仅仅是专业画家,也是民族文化最虔诚的守护者。他花了6年时间,只为了成就土家民族工艺美术史中一朵绚烂的奇葩——土家织锦,它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有相当高的文化艺术、社会历史、民族民俗、科学参考与传承利用价值。将土家织锦进行整理并编写成一本具介绍性、资料性、研究性和指导性为一体的学术专著,这是田明多年来的夙愿。而今,他把理想变为颁奖台下雷动的掌声,《土家织锦》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政府最高奖第九届“山花奖·学术著作奖”、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 “最佳奖”以及2012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湖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奖”。他以社会大文化的视野,从艺术人类学的高度,对土家织锦全方位地进行探讨,这得益于田明曲折的求学经历和博学多才。他原本是湖南高等师范学数学的,而后在南京邮电大学学习社会人口学,继而才北上深造中国画。南京的学习生涯给了他细致和精准的社会洞察力,对今后研究民族文化意义深远。所以,田明的画,是在糅合了几个貌似并无关联的领域后而达到的极致,是文化的升华,这就是功夫在画外。

▲《雨过山色清》(138×68厘米)

  不管是田明的画作,还是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专著,都深深植根于湘西厚实的民族文化传统,业内人士评价他为“清丽而不失端庄,秀雅中透出中正”。武陵的大美,湘西的魅力,这就是田明的印记。然而,田明画作成功之处绝不仅于此,他具有宏观的远见和目光,纵、横、深三者合一,一手紧握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一手抓住湘西民族民间的文脉精髓,还有一手,是他对于现实生活游刃有余的感知。纵,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解读,他的画,既吸取了唐宋绘画的庙堂之气,大气磅礴,阵势浩大,表现一种大时代的包容性,在细微处却又能彰显明清绘画细腻的笔墨精道,把情意“写”得“栩栩如生”;横,是本土文化的滋养,故乡山水、手工技艺、音乐舞蹈甚至巫傩祭祀都是他最好的素材,生于斯长于斯,培养出他对于民族文化敏感的知觉;深,是对于现实生活的领悟,田明曾在北京和深圳等地发展,最终却选择离去,他抛下浮躁,毅然背上行囊回归故里。今年受邀于吉首大学,走上三尺讲台,为家乡故土做点实事。对他而言,现实的大舞台比不上内心小小的坚守。他不喜欢大都市张扬而虚伪的生存状态,留恋着武陵大山里那支悠扬婉转而朴实的山歌,所以他的画作,既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又为普通百姓所乐道,雅俗共赏。没有澄明的内在,便画不出既清且正的作品。田明有着全局性的理论支撑,高瞻远瞩,画作并不刻意追求某门某派的桎梏,讲究自然清新,有法而有无定法,每一幅作品都讲究当时当地的有感而发。这就好比一个分数,思想的分子无限大,技法的分母无限小,整合起来,便是无穷无尽的可能。他应邀为北京中国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大型中国画《潇湘清影入梦来》(藏字第1942号),成为湖南本土画家创作的作品被中国人民大会堂收藏零的突破,令人刮目相看。

  论语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田明如今小有成就,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大学教授。今年,他又走进了被荣称为现代翰林院的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被省长许达哲礼聘为馆员。他带着湘西少数民族汉子的爽快和热烈,也藏着书香子弟的严谨与柔情,游走在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彼岸,用自己的画笔娓娓述说着大山的深情,颂扬西兰卡普如此斑斓的武陵大美,“写”一个清新雅丽的理想人间。

  (小冰,著名文艺评论家。少煦,深圳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