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笔墨 快意人生——著名书法家杨炳南先生书法欣赏
杨炳南,湖南常德人,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斋,1934年1月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省书画研究院特聘书画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湘江书画院特邀专家、湖南省老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长沙政治军官学院客座教授、《书画精粹》主编。
▲《观海》(68cm×68cm)
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1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1994年4月离休。其书法独具一格,诸书体均兼,尤擅行草,气势磅礴、张弛有度,具有艺术感染力。20世纪50年代起发表书作、参加展览,许多作品被博物馆收藏、碑林勒石。先后出版过《杨炳南书法选集》《杨炳南书法集》《杨炳南草书千字文》《杨炳南草书桃花源记》《杨炳南草书岳阳楼记》《杨炳南墨迹》等作品,并多次在北京、长沙、天津、深圳、台北、兰州、曼谷等地举办书法、摄影展,百余幅作品流传到海外,被友人视为珍品。《中国当代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现代书法家人文字典》等多种辞书均有介绍。2010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2013年,被省委宣传部等6家单位评为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首批入选人员之一。
▲《心旷神怡》(34cm×138cm)
我与杨炳南先生是老乡,我们都是“德语系”,他桃源,我安乡;我与杨老还是忘年交,他是“80后”,我是“50后”。我喜欢杨老积极快乐的为人,也喜欢杨老俊丽洒脱的书法。杨老的书法个性鲜明,辨识度很高,在湖南乃至全国都是独具特色的书法家。
▲《龙》(68cm×68cm)
酷爱书法,诸书体均兼
杨老先生自幼酷爱书法,藉唐楷入门,上追二王的圆润挺秀,下承颜欧的中正淳厚,行草尤喜旭素癫狂,同时兼收北碑的峻利朴茂。
▲《无为》(68cm×68cm)
杨老书杜甫《蜀相》,既利锋着意呈示原诗之细针密线荡气回肠,又引腕极尽彰显原诗之颂扬能事,原诗之烘托摹状博喻排比夸张在56字中毕现;书李白《将进酒》,他更是波磔撇捺,起笔如昆刀刻玉,布势似精工画人,字里行间,一代诗仙放荡不羁的豪放形象,早在浑穆中跃出;草书《千字文》是炳南先生一种享受式的自在书写:结体缜密,铺排率意,起笔嘎嘎,顺锋而人;点画,结构,布白,忽是飘逸,忽是宽博……;内据,转折,按压,伸张,承转……线条刚中有柔,方笔圆笔并用,汉意魏意唐意宋意均融,柳骨颜筋媲美,浮云惊龙若若,骨力笔法透之矣。
▲《书艺》(68cm×138cm)
醉心行草,书法独具一格
炳南先生老年醉心行草,几案前都是他悬腕放毫轻转重按地水流云行。他写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藏锋铺毫,逆入平出,行笔如蜀国河山般起伏,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任着三国的风云激荡,淋漓与恳切、忠诚与忧愤渗出;写起宋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那更叫一个酣畅。一张八尺的巨宣铺开,略一沉思,便中笔开挥,转眼间,但见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啊,真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大小,布白,虚实,粗细,枯润,全自衔远山,吞长江,谁可看到尽头?那是一片丹墨汪洋啊!
▲王昌龄《从军行》(34cm×138cm)
再看岳飞的《满江红》,“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炳南先生纵任轻毫摇转。直逼贺兰山下,最终给按压至了凝重处去。忽然,那笔又动了起来,只见轻墨风动浓墨奔突,侧锋连绵露锋回绕,薄墨袤丛方笔缭绕。“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一曲爱国绝唱,就这般地磅然落纸了。
▲《心经》(68cm×280cm)
杨老年轻的时候,作为随军记者参加过抗美援朝,目睹过战争的残酷,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因此,他把人间世事看得很透。杨老的人生,是乐观向上的人生,他把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生活的热爱,都淋漓尽致地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写在了他火一般富有激情的书法作品里。历经两个世纪的沧桑变幻,杨老一直在书法的艺术世界里纵横驰骋,祝愿他的艺术之树长青。(原文略有删减)
▲《勿忘国耻》(68cm×138cm)
▲《盛世中华 居安思危》(180cm×40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