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空对话中堆垒精神偶像——画家吴志立印象
吴志立, 1969年1月生于湖南湘阴,长沙晚报社主任编辑,中共党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协会理事、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长沙画院院聘画家。长期从事报纸美编工作和中国画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创作,多次参加美术创作工程并获奖,并在历史人物和画荷方面形成独特的风格。
▲2017《莲阵·洞庭秋》93cm×178cm
认识吴志立已然20多年。
从90年代末进入长沙晚报社开始,因为工作关系,我对志立的印象从一个不太深刻的版面美编到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从他的为人,他编排的美轮美奂的版式,他大气磅礴的历史画,他独具魅力的书法,他妙笔生花的美文,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他的至情至性以及与生俱来的对艺术、对历史、对人生的执着与感悟……应该说,这么多年,志立扮演着多重身份:一位职业首席美编、一名画家(业余)、一名书法家、一位好父亲好丈夫。
▲2012《好一群湖南人》180cm×900cm
地灵所以人杰
到报社后,听到过志立很多故事。是的,他曾有年轻时刚从大学校园走进单位的困惑,也在不断找寻自己的人生定位:从广告策划到报社资料室管理员,从一个职员到最后成功转型为职业美编……这期间,他救过火、救过人,因为其杰出工作,他得过报社年度总编辑奖。我常常琢磨一个问题,志立的成功来自哪里?我想,应该来自于他成长的那块土地,因为他的家乡就在洞庭湖边,洞庭湖的水、洞庭的湖湘文化给了他不竭的创作源泉:他有水的柔润,有山的硬朗,有桥的婉约,有农家小屋的精致,有氤氲飘逸的灵气;来自于他对湖湘文化特别是近代湖南历史的深刻把握;来自于他锲而不舍的奋斗;来自于他的工作创作并驾齐驱。
▲2012《长沙抢米风潮》
因为志立,因为文学与艺术的通达,我喜欢艺术,喜欢艺术作品那渗入骨髓、直达心灵的瞬间感觉和恒久联想。它能让人进入一种欲生欲死的境界,不论触摸或是仰望,那幻化的思想的飞鸽总会张开无形的翅膀,抵达人的灵魂深处……好的艺术作品,就是给人这样的精神享受——不仅承载艺术生命,承载历史,而且通达未来。品读志立先生的主题性历史画作品,就有这样的感受。
▲吴志立在《长沙抢米风潮》前
虔诚坚守执着绘画
2010年10月,志立在他的《莲阵·月色》创作感言中说:“在高耸林立的钢筋水泥角落,呼啸迷茫的人流车流中间,密密交织繁杂扭抱的信息间隙。鲜活与轻松将被掩盖与捆绑,自由的精灵在方格中无声地吟唱。张大眼孔的枯莲蓬彰显了她自然向上生长的生命状态,从神秘的遥远的紧密堆垒的时空里奋力地向外挣扎,张大的眼孔像人的面孔一样,将压抑许久的心声传向天际。看似枯萎的荷叶密密麻麻在方格里堆积,不知道堆积了多少年,春来冬去生生死死,不尽的堆积将岁月的记忆定格在这方阵之中。这就是我的《莲阵》,也是我生活的真实写照。赋予了几乎全部生命感受的精神模块。”
▲2015《莲阵·莲魂·莲湘》180cm×640cm
在坚守与放弃之间,志立迈动着缓慢但坚实的脚步:是的,他没有宽大的画桌,少有机会一气呵成;没有闲散的时间,画画只在业余状态。于是,他将画板支在厨房,在饭菜翻炒和烹煮的间隙小心勾染涂抹。他将繁重的制作工作分解成多个小段,小心地留住空白加上日积月累的勾染,使其画面的堆积呈现厚重与沧桑。在多年的碰撞和妥协中,他在生活与创作上找到了一条道路。工笔画的创作方式正好适应他的生活节奏。多次的渲染掩盖了线的面貌,但不能掩盖传统中国画关于线的构成方式,线的坚守是中国工笔画的底线,满构图的画面形式使他获得启迪。蓝色的色调和流动的空白增强了画面的神秘和灵动。
▲《三生万物》
造就时代艺术意境
从能够查证的中国绘画史至今,中国绘画的关注点似乎就不注重历史的表现与纪录。仅有的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到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再到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乃至唐代的人物画,也绝少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底层民众生活风貌的作品。宋元以后人物画逐步走向式微,到了明清后文人画成为绘画正统,人物画进一步弱化。文人画寄情山水,通过描绘亭台楼阁繁花茂柳,抒写心灵挥发逸气,这固然很好,但是真正表现一个社会的变迁、文化的进步、文明的发展的人被淡化、被边缘化是显见的事实。到明清以后更是如此,只是后期出现了一批中西兼融的肖像画,山水画占有主体地位,成为人文精神的最高承载。仅有百余年历史的中国各式博物馆、美术馆鲜有表现各个历史时代重大事件和人物活动的绘画收藏。
在这样的背景下,志立选择了主题性历史画创作,特别选择了近代湖南、近代长沙史上重大历史性事件和人物,作为其创作的主体,意义之重要可想而知。他试图游离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用线条为我们勾勒出鲜活的人物,用浓彩淡墨为我们缔造出时代的艺术意境。
2011年前后,是志立的巨幅主题性历史画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年,他创作的中国画《长沙抢米风潮》经长沙市文联推荐、受长沙市政协委托,应邀参加由武汉市政协与中国美协、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纪念辛亥首义100周年书画作品展》;
这一年,他创作的中国画《歌未竟,东方白》参加了由湖南省文联、毛泽东文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当惊世界殊——毛泽东诗词画意》中国画展览;
这一年,他创作了《郊原血》。为了画好《郊原血》,他通读了毛泽东诗词,查了一下自己的画稿存货。查到1995年一幅名为《国殇》(屈原的《国殇》)的油画创作的炭笔稿(1.8米高,4米长)。14年过去了,画面上一大片古代战士战死沙场的宏大场面还是那样让他激动。这种场景与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一词里描绘的“郊原血”的场景神奇般重合了。后来志立发现这种神奇般的重合不是偶然的,屈原和毛泽东划破时空对话了,这种对于历史思考的必然统一,让他最终产生了画下去的冲动,他毅然决然在屈原的沙场前加上了毛泽东。侧面的毛泽东面对沙场若有所思,虚中有实,这个动态取自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的一张照片。《贺新郎·读史》写于1964年,时间虽然相差12年,但同属毛泽东中老年时期,形体相差不大。最重要的是,毛泽东面对黄河与面对历史的状态是一样的。所以他跨越时空,对画面进行了适当的重组与安排,重新参考了古代铠甲和兵器,边画边思考。在他的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名为“17号车库”的地下室里从4月8日亢奋到5月10日。期间两块1.8米长、2.4米高的大画板移来移去,从室内移到停车坪,简易地靠在墙边。引来很多看热闹的行人,惊动了楼栋的邻居,他们从好奇到关心,从关心到喜欢。在创作中,他与他们攀谈,第一次楼栋的邻居全部认识,隔着透明的围墙结识了好多新朋友。老人带着孩子上学途中,忍不住驻足观看。听他偶尔谈论毛泽东以及毛泽东诗词,他们认可了毛泽东的造型。他第一次体会到毛泽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份量,他不敢想象要是毛泽东的形象画得不像,那将是多么尴尬。从这个角度上看,志立的收获是意外的,过程本身是值得珍惜的。这恐怕就是志立要堆垒的精神偶像。
以虚带实达意畅神
“长沙抢米风潮”是近代中国有深远影响的群体性历史事件,时间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夜,地点是上世纪初(文夕大火前)的长沙城,当时的长沙城虽然有了一些西式建筑,但整体上较完整地保留了青瓦白墙的江南民居建筑风格。从客观上要求作者全面展现这一大变革时代的长沙风貌。主体人物则以饥饿流浪的农民和下层市民为主。由于抢米和冲击衙门是群体行为,很少留下姓名,不必拘泥于某某的肖像,只要整体把握就可,跟其他历史画稍有区别。他对人物整体感受是面黄肌瘦、衣裳褴褛。更多的是中老年男性,他们还盘着辫子留着胡子,有的还戴着斗笠,穿着清代的粗布服饰。
欣赏志立的主题性历史画作,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用“情”和用“爱”。毛泽东、屈原、普通的长沙市民等,不难看出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趋向于写实。面对这样的形象,他更多地倾注了自己的情感。“用简略的笔墨,去描绘丰富的内容,这是中国画技巧上一向主张突出主题和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邵洛羊《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和技巧特点》)画家运用传统的笔墨,或浓、或淡、或色彩的变化,在形似的基础上,更追求和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形与神的统一。他的画风有时简朴、细腻,有时粗旷、豪放,巧妙地用笔、着色,“以虚带实,达意畅神”,在探索中实现完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无线条就无中国画”,他依靠笔触的轻重,和中锋、侧锋、卧锋、逆锋、拖锋、箝锋等笔势的变化,烘托出不同的人物特点,为我们展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尤其是他强调“骨法用笔”,把自己主观上的感觉、情绪、意念和态度,巧妙地蕴含其中,揭示了人物的内在底蕴——“精、气、神”,完成了“具象的神采”,从而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正是这些技法的巧妙运用,才使我们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新颖的主题性历史性中国画人物。
对此,志立是这样解读自己的历史画创作的,他说:“作为一个长沙市民,长沙人自己画自己的历史,感到光荣;作为当代年轻画家,应该有责任去担待,要争口气;同时,他认为,在历史画创作上应该有自己的理念,在绘画形式语言上也应有自己的探索,争取在中国美术领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品读志立的作品,好像我的灵魂也经受了一次洗礼。那冲击我灵魂的,正是艺术作品那穿透历史和现实的无穷魅力。透过那些粗犷的画面,我仿佛看见一群杰出的湖湘儿女,向我们阔步走来——汇入我们当代的精神世界,一起装点着最美的艺术风景。
我想,今天,我们用当代的眼光重新表现过往的那一段历史,在选择与把握方面也许更能超越历史的局限。我想,志立的这些作品能够让中国美术历史多增加一些“人”的精神“钙”质,更多一点大写的“人”,增添一批正大气象的历史的人物形象,为美术史注入金戈铁马的艺术精神,回过头去弥补历史的空缺。志立把这件事做起来,有可能就做成一个图像的中国湖南史、长沙史,功德无量。
文/刘先根
(作者系长沙晚报社高级编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曾7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吴志立国画作品欣赏
▲2004《不朽之年》178cm×178cm
▲《莲孕·晨曦》200cm×200cm
▲《歌未竟,东方白》
▲2017《洞庭晨曦》180cm×540cm
▲《莲阵·月色》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