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书画艺术 >

我对“丑书”的看法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0-06-10
导读: 财经媒体 商界平台

  中国书法经过一段沉寂与萧条以后,在近30年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的高峰,可谓人才辈出、精品纷呈。无论理论与实践,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因为教育与普及的不足,也因为文化市场的刺激,所以也出现了诸多尴尬的问题。如今,无论雅士与布衣,关于“丑书”的说道,见仁见智,不绝于耳。于是也想谈点个人看法。

  到底什么才是丑书

  窃以为:凡是没有对传统有所继承的一切个人发挥均可以称之为丑书。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真丑。当代社会有那么一些人,完全不懂书法之为何物,甚至可能根本就没有临过一天帖。受商品经济的刺激或受文化市场的诱惑,无知则胆大,厚颜则无耻。凭着他们天生的商业头脑、天生的交际能力、天生的炒作手段,将其不堪入目、奇丑无比的“书法”粉饰成“艺术”,将其不学无术、狂妄自负的躯壳包装成“大师”。到处招摇撞骗,哗众取宠,实在是亵渎了艺术,愚弄了大众,污染了文化。其唯一目的便是谋财。作品之丑陋与灵魂之丑恶相狼狈,谓之“真丑”。

  二是作丑。还有不少的人,其实可能他是会写几个字的,也可能有一定的基础,甚至还可能绝顶聪明而身怀雕虫之技,但因为学习不到位、功夫不到家,有爱好而不想付出,有追求而不思耕耘,于是不惜猎奇,寻求捷径。各种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书法绝招”层出不穷——有用嘴写字的,有用扫把、拖把、木棍、竹片、筷子写字的,有用女人长发写字的,有用手指、拳头写字的,有用注射器写字的,有用喷水壶写字的,有写反字、倒字的,有写连笔空心字的,有写图画字的,有写组合字的,有写自造生字的,有装神弄鬼写字的,甚至还有以女人人体“印”字的……其花样之奇、形式之怪,充斥于广庭与媒体,一时闹得一塌糊涂,让百姓莫衷一是。这种“作”,完全违背了传统,违背了中国书法的精神与实质,是为“作丑”。

  三是小丑。这里说的“小丑”没有贬义,也与戏剧里的角色无关。是指一部分书法爱好者或者发烧友,他们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或者具备一定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地位,或者在青少年时期也写过毛笔字,也许平时钢笔字还写得不错。因为个人爱好,因为个人盲目自信或自负,或许为了附庸风雅,或许被身边的人阿谀奉承至找不着北,于是常以或被以“书法家”自居,便将作品送人,或参评、参展、出版,甚至拍卖。这类作者,一般没有人品问题,也没有很大的功利性,主要是书法理论修养不够,基本功训练有限。这类作品,大都没有美学元素存在,一般都是信手涂鸦。或者矫揉造作、故弄玄虚;或者随心所欲,无法无度。写得略微“好看”一点的,也一定僵化刻板、匠气十足。这类作品大都既无笔法也无结体法,既无墨法更无章法,看起来毫无美感,趣味寡然。平时我们说到的“领导书法”“将军书法”“老板书法”等,基本属于这个层次。虽然不见得就是真正的“丑书”,也不至于污染视听,但从书法专业或者书法美学角度来看,至少是“俗”的,故谓之“小丑”。

  大丑为美

  说丑,就不能不说美,美与丑从来都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至于什么是书法之美?这是个大命题,非大论文、大著作难以诠释。总体而言,只有遵循基本法度、在深入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堪称书法美。

  当前关于“丑书”的舆论,似乎关注“真丑”与“作丑”的并不太多,倒是对一些当代真正的书法名家的批评十分热闹。胡抗美、曾翔就被不少人列为“丑书”的代表人物,王镛、陈振濂、王冬临、鲍贤伦等一批中年资深书法家也受到了众多的质疑,湖南的陈羲明也为一些“道中人”所非议……我只能说:他们不懂!

  中国书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是一汪浩瀚的学海。书法评价不是随便可以凭个人好恶而轻易下定义的,艺术评论需要有足够的学识作底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作支撑。评价书法的美与丑,至少牵涉到书家对传统的继承程度,即临帖基本功的扎实程度,牵涉到书家对笔墨线条的驾驭能力,牵涉到书家对汉字结体的把握,牵涉到书家于平面美学构成的章法创作水平,还牵涉到书家的学识、修养与情怀……当代一批有作为的中青年书法家,秉着继承与发展的精神,不断地创作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大美作品,丰富了中国书法的文化与艺术内涵,引领了潮流,开创了新的局面。但是,高处不胜寒。这些新时代的新人新作很可能难以让大多数民众甚至同道所认识与接受,因为按照常人的审美标准,这些作品确实有点丑,甚至很丑。丑到结构移位,丑到线条疯狂,丑到水墨飞舞,丑到衣冠不整……但是我们不懂得,有许多的美是通过丑的形式来表现的,真正的书家一定是在遵循法度的基础上来表现美与丑的哲学关系,一定是在遵循美学原理基础上来抒发文人情怀。其形式也许是丑的,但其内涵、其精神是美的。所谓“大丑为美”是也!

  关于丑书背后的思考

  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很多“真丑”“作丑”者大有市场,有政府要员青睐,有商贾大亨赞助,有官方媒体炒作,有商业平台服务,有大量粉丝膜拜,让这些作丑者名利双收。即使在收藏界,也有很多人并不是收藏作品,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作品,大都是在收藏书家的地位与名气。真正的艺术,只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才有她的舞台。这一状况,应该是土壤问题,也就是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我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园中的瑰宝。弘扬传统文化,普及书法美学教育,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已经成为我们国民、特别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文/刘志鹏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