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闪耀在大山深处 ——走近美丽乡村新化县青荆村
本站网址:www.ddsjmt.com
党徽闪耀在大山深处
——走近美丽乡村新化县青荆村
文/图 陈朝阳 伍东康
蚩尤故里,天下梅山。素有武术之乡的娄底市新化县,古老神奇,人杰地灵。在资江河中游、千年古镇白溪镇所辖的青荆村,是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一颗明珠。青荆村现有人口2163人,山林面积4800余亩,水田631亩,旱地420亩。这里山青水绿,景色宜人。
▲驻村干部陈长斌(左)与村支书张世敬。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为群众办实事
近日,青荆村获“湖南省美丽家园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称号,为一睹青荆风釆,笔者一行到该村进行观摩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采风活动。
▲村支书张世敬(左二)与客户商讨黄桃销售事宜。
一进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别墅式建筑,每户独门独院,鸡犬相闻,群山环抱,俨然世外桃源。再前行,便到了移民安置处,整齐划一的楼房给人以都市街头的感觉。与进村时所见的别墅建筑群大相径庭,却又有遥相呼应之感。陪同的村支书张世敬介绍:“这个组的村民都属当年柘溪水库、水淹区移民,尽管过去了近50年,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移民,从政策上给予每户补贴40000元的建房款。由于该村处于山区,如果任村民乱挖山地开发宅基地,一方面会导致水土流失,另一方面会浪费不必要的土地面积。村支两委考虑到这个特殊情况,于是组织召开了全村党员会讨论,最终达成了由村支两委统一选址、统一开发宅基地的共识。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干部齐上阵,一路精打细算,在村干部等人没领一分钱补贴的情况下,每户四万块钱正好完成了开挖宅基地与建到了地脚线以上工程部分。宅基地建成后,由符合条件的村民抓阄决定具体宅基地序号,然后村民按照村支两委的统一图纸,独自完成地上建筑部分,从结果来看,移民区建房的村民一致同意,没有一户提出异议。”
▲村扶贫专干张中武(右)与脱贫户张正光谈养殖的持续发展。
身先士卒
党员带头探索致富路
冒着烈日,张世敬驱车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到了半山腰,下车走了近500米,进入视线的是漫山遍野的黄桃树,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沉甸甸的黄桃。一位村民说:“这里有200余亩黄桃,原来基本上是荒山,少部分地也曾种过黄豆玉米之类,由于近年来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家年老体弱的村民又没体力上山种植,所以都成了荒山野岭,尽管村里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土地,但实际上没人打理这些土地。4年前,张支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申请到了一点项目资金,但杯水车薪。这个黄桃基地绝大部分都是他自掏腰包,从开山拓土、购买种苗、种植,到后期的施肥、杀虫、日常护理,这4年来,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今年全部挂果了。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斤10元也是笔不小的收入,但张支书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无偿分给土地原所有人,并天天东奔西跑为村民联系销售黄桃事宜。”
▲美丽乡村青荆村。
授人以渔
产业帮扶助贫困户脱贫
回到村委办公室,正好遇见驻村干部陈长斌与村主任张雄新。交谈中了解到,青荆村原为注家村、青荆村在2017年两村合并而成。现在村支两委班子成员除了村支书与村主任外,还有文书胡锡生、计育专干苏李梅、扶贫专干张中武、支部委员张雄华、支部委员张华彪。支书与村主任都是从事相应职务10余年的老共产党员。
▲青荆村黄桃基地。
在张中武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原贫困户张正光,张正光说:“我家有3个孩子在读书,靠种几亩地无法供孩子们上学。2016年,村支两委看到我这生活状况后,将我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我脱贫,在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引导我发展养殖业,现有山羊80余只,年收入达4万余元,于2019年脱贫。现如今,3个孩子都在读高中,儿子张稳就读于冷水江市一中高一年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谈到这里,张正光脸上洋溢出了骄傲的神情。
出门时,发现张正光楼顶挂着两面鲜红的国旗,追问其原因,张正光说:“国旗是儿子拿回来挂上的,我们能有今天,全靠党和政府以及村支两委的帮扶,我们全家发自内心的感恩党和政府!”朴实的话,笔者不由得被这汉子所感动。据张中武介绍,青荆村像张正光这类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脱贫的还有很多。
群干齐心
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在接下来的走访中,笔者了解到,青荆村虽然是由两村合并而来,但是由于村民的信任,村支两委的主要人员基本没变,群众的信任是村支两委前进的动力。这里土地贫瘠,没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没有矿产资源,但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全体党员一个个身先士卒,十年磨一剑,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省级美丽乡村。
漂亮的民宅、整洁的硬化路面、宽敞的群众娱乐健身场所、清新的空气、原生态的山山水水、淳朴的民风……据悉,青荆村近年来无一刑事案件发生,无一上访事件发生。
以党建为引领,青荆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求真务实,党员模范带头,村民积极响应与拥护,在前进的道路上从未停息。该村获得了省、市、县、镇的众多殊荣,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文明建设标兵村,谱写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