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湖南省新化县教育脱贫摘帽工作纪实
当代商报综合报道(康媛)近年以来,新化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全县扶贫事业的“一号工程”来抓,用“教育扶贫”这把“金钥匙”开启全县脱贫摘帽之门。
坚定不移办教育,千载文化传承不忘初心
新化县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99所,其中小学379所(含教学点139所),初中101所(含九年一贯制46所),普通高中11所(含完全中学6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共有在校学生209878人,其中小学129521人、初中52816人、普高22233人、中职5308人;有在职公办教师11655名。全县已批办的幼儿园248所,在岗幼师2048名,在园幼儿39557名。属典型的“穷县办大教育”格局。2019年秋季学期,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31006人,其中,县内就读27601人、省内县外2342人、省外就读1063人。
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
自2014年以来,新化县累计劝返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1200余名,小学年巩固率一直保持在100%,初中年巩固率分别为 96.25 %、96.75 %、96.81 %、96.77 %、96.86 %、96.93%,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3.3% %以上。2019年,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教育扶贫“一单式”数据比对和县域逐级排查,并经反复核实,确认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有81人未在校就读。经过反复开展“三帮一”劝返,共劝返55人,并对年龄超过15周岁且同学已初中毕业的3人进行集中培训,组织补考完成初中学业;对尚未劝返到校的23人全部送达司法文书,并按省教育厅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教服务,让所有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学生就学权利得到了保障。2019年,新化县71个预脱贫村36032名预脱贫人口中,共有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4803人,全部在接受义务教育。
通过比对学籍和与残疾人系统数据,精准确定全县持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对象。对持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建立正式学籍,采取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三种方式确保其义务教育有保障。2019年,全县持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共1241人,其中随班就读698人、特教学校就读110人、送教上门343人、初中毕业15人、幼儿园就读48人、延缓入学18人、出国9人,残疾学生义务教育得到有效保障。
2014年以来,新化县共发放教育资助资金25878.04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2295万元;受益贫困学生383585人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218891人次。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普高免学费1682.94万元,受益贫困学生20118人次。从201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教辅资料费1098.38万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603.58万元;受益贫困学生65892人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57079人次。
新化县安正学校。
补齐农村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全县“一盘棋”,县委、县政府设立教育行业扶贫作战组,由分管副县长担任作战组组长,统筹部署全县教育扶贫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相关股室负责人和各县属学校、乡镇(街道、林场)中心学校校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县教育局组建了扶贫办,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都相应成立了扶贫机构或明确专人负责,形成了局党组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股室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教育扶贫责任体系。同时,强化任务目标管理和督查督办。出台了《新化县教育局“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实施方案》(新教发〔2017〕37号)、《新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通知》(新政办函〔2017〕46号)、《新化县教育扶贫责任追究办法》(新教发〔2019〕57号)等系列文件。各乡镇成立教育扶贫作战组,统筹调度全乡镇教育扶贫工作。
新化县委、县政府着力创新“三大机制”,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勒紧裤带挤,千方百计筹,想方设法引,努力补齐办学条件短板,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自教育扶贫实施以来,新化县吉庆镇杨家岭村2017年发起成立教育助学基金会,每年八月份全村都会召开教育助学大会,发动村民捐资,对优秀学子进行奖励,2019年资助的贫困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率达100%。贫困制约着大山的发展,更是许多山里娃求学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除了政策的支持,助学基金会的激励,对家庭特殊还结对帮扶干部一对一帮助,贫困户吴桂初的老婆身患残疾,女儿在帮扶干部刘敏的帮助下顺利考入湖南吉首大学临床医学系,上学期间经常根据实际需求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自帮扶工作开启以来,杨家岭村累计资助了上百名优秀学子,授予的都是困难的,新化县把“贫困学生零失学、残疾学生零失教、教育资助零遗漏”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目标和兜底指标,全面实施“三项行动”,织牢了各类学生公平受教的保障网,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目标。
教育扶贫不放松,“希望之门”不关闭
在教育扶贫的征途中,新化县齐心协力多举措冲刺,后续帮扶巩固提升。
持续抓实控辍保学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建立全面监测制度,建立快速联动机制,发现一起辍学,迅速落实“三帮一”劝返制度,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确保“应返尽返”。同时,对已劝返的适龄学生落实关爱措施,针对其厌学严重的特殊情况,重点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巩固劝返成果,让其真正“留得住、读得好”。
深化扶志扶智行动。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家庭带动社会,助推脱贫攻坚”主题活动,即开展“六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宣传一次脱贫攻坚政策、讲解一个励志教育故事、学习一项种植(养殖)技能、做出一个立志脱贫承诺、承担一项力所能及家务、书写一封我要脱贫书信)、召开“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主题家长会、组建“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队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扶志扶智行动,发动教师、学生、家长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提升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和参与率,从而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效果。
广泛发动社会助教助学。动员全社会支持、参与教育扶贫事业,搞好帮扶对接,打通社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奖教奖学、助教助学,为薄弱学校和贫困学生提供精准服务、爱心捐助。进一步健全县、乡、学校三级管理网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广泛参与的立体化支教助学格局。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平等享受教育,让贫困学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让祖国的未来共同向着美好日子进发,资江河畔已响起冲刺教育脱贫摘帽的铮铮号角。新化目标明确,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正迈着着铿锵的步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