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学天地 >

散文精选 ▎儿 时 记 忆 (文/ 楚 荷)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0-09-11
导读: www.ddsjmt.com

本站网址:www.ddsjmt.com

儿 时 记 忆

文/ 楚 荷

  那时,父亲在湘潭火车站当警察,母亲、哥哥和我在晓霞山凳子岭做社员。母亲是大社员,我和哥哥是小社员。有歌唱:我是公社小社员。生了下来,做社员的资格就有了。这个资格,到我七岁那年,取消了。原因是随着母亲到了湘潭城,做了黑人。所谓黑人,就是没有户口的另类。

  母亲在城里做临时工,为了得到她应该得到的那份工资,不得不送人情,不然,就别想拿到那份工资。九岁上下,我母亲叫我抱着一只鸡婆送给住在雨湖附近的一户人家。那人家一个女孩接了鸡,就关了门,将我关在门外。我敲门。那家大人开了门,问我为什么还不走。我说,没给钱。那大人问,多少钱。母亲没告诉我多少钱。我顺嘴说,五块。那家大人果真给了五块。我拿着五块钱,去了百货大楼,买了一把亮晃晃的木质大刀。母亲见说我收了钱,皱着眉、跺着脚说我不懂事,问人家要钱,还多要了不少。我说,你才不懂事,哪有不要钱的鸡?母亲怪我顶嘴,怪我乱用钱,怪我蠢,用刷锅把扎我嘴巴。

  我们离开晓霞山时,留着一栋半是稻草、半是青瓦盖的土砖房子。房子这边有一溜儿桃树。那时,我和上屋里晓伢子,下屋里昆伢子玩得最好。我们常在桃树下玩,边吃桃油,边做游戏。记得最牢的游戏,是打电话,将棕树叶撕成一条条,系成一老长电话线,这树缠到那树;用一根树棍戳上两个丝瓜蒂,做电话机。我们对着丝瓜蒂喂着,还满像一回事儿。

  六岁那年,上学了。

  那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晓伢子和昆伢子吵了起来。昆伢子便骂娘。我和晓伢子说,大人不许我们骂娘,骂了,回去得挨打。可是,被人骂娘的滋味太难受,我和晓伢子便喊“打倒富农”。昆伢子家是富农。昆伢子一时语塞,见我们不停地“打倒富农”。他喊“打倒贫农”。我们将这事儿告诉了老师。当天,大队部派了人来,拿了个本子,一支笔,找我和晓伢子,问了许多事儿。以后,昆伢子没读书了。许多年以后,我问昆伢子,读了多少书。他摸着后脑勺,摇着头。他忘记了他没有书读的原因,于是,他忘记了我的罪孽。晓伢子后来死了,听说是十来岁上下病死的。

  不知几岁起,得跟着哥哥一起上山砍柴。晓霞山人,别人问孩子年龄时,孩子若有了八九岁,父母答,可以供灶了。我还不能供灶,但哥哥可以供灶了。我跟着哥哥,拿把柴刀,一根根柴锯着。哥哥一担柴满了,我也锯断了三五根柴。柴回了家,母亲说哥哥懒,就砍了那么点儿一担柴。但不说我懒,好像我能锯断几根,已功莫大焉了。哥哥比我大三岁不到,算着那年龄,该是“可以供灶”。上晓霞山的路上,有一块大石头。我们常在大石头上玩。有时,哥哥在那边砍柴,我在大石头上睡觉。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块大石头。我问哥哥。哥哥知识渊博,告诉我:是一粒砂子慢慢地长,慢慢地长,长出来的。哥哥告诉我好多道理:如龙骨头戳了,要用蛇骨头挑,蛇骨头戳了,要用龙骨头挑;鬼有七分怕人,人只有三分怕鬼之类。母亲有时候也自己去砍柴。她上晓霞山顶去砍。有一次,母亲不但砍回了柴,还带回了吃的东西。母亲带回来的东西,有一样是粉笔。母亲拿给我。我以为也是吃的,毫不犹豫地吃着。这次使我长了见识,知道了粉笔不是野果,不能吃。

  十一岁时,我家户口迁到了城里。母亲被任命为居委会主任。我见人对妈,赖主任地叫得亲切和尊重,以为这官大得吓人。后来,才知道,天底下原没有大官,大官都是人们哈腰哈出来的。

  高中毕业的那年,我十六岁,回了一趟晓霞山凳子岭。恰逢着祭先人的日子,便和叔叔一起去祖父祖母的坟上祭拜。我跪在祖父母坟前,忽地热血沸腾了。我意识到,我身上的血,是祖父祖母给的,我的生命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我第一次因此感觉到了我有一个叫家乡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晓霞山。那一刻起,我不断地追寻着童年记忆。可是,我的童年留给我的记忆,一是那溜儿桃树,二是那块大石头。别的都变得模糊不清。然而,作为我记忆的坐标式的两样东西,全没了。那溜儿桃树死了,那块石头被炸了。叔叔说桃树在我们家离开凳子岭第二年便死了,说是到了要死的年龄,说那块石头是修什么水库时,炸了。没了坐标式的两样东西,我怀疑着晓霞山是不是我的家乡。可是,躺在坟茔中的祖父母,活着的叔叔,晓霞山间的流岚,都告诉我,的确,这儿是我的家乡。

  那天,我坐在晓霞山腰,望着青青翠竹,悟道似地明白,我的人生,就是以家乡晓霞山为原点,扔出去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将划出怎样的轨迹,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扔了出去,就回不来了,于是,这块石头就有了对那个叫家乡的原点的记忆;我也知道,晓霞山这个原点,从此多了对一块石头的关注,直至这块石头落了地为止。

  作者简介:

  楚荷,男,原名谭进军,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万字。作品见于《当代》《北京文学》《小说界》《红岩》《飞天》《广州文艺》《湖南文学》《安徽文学》《创作与评论》等。著有长篇小说《梦里春秋》《棋王》等。长篇小说《苦楝树》头条发表于《当代》2005年2期。长篇小说《工厂工会》头条发表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09年5期。长篇小说《江城民谣》(又名《狗崽王三》)发表于《莽原》2018年2期。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