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学天地 >

彭崇谷:如何妙写记事诗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0-05-20
导读: 彭崇谷,著名的文化学者、诗人、赋作家、书法家、画家。曾任衡阳市市长、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编办党组书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如何妙写记事诗

文/彭崇谷

  彭崇谷,著名的文化学者、诗人、赋作家、书法家、画家。曾任衡阳市市长、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编办党组书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顾问,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湖南省诗书画艺术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湖南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导师。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三江源赋》被编入《大学语文》教材,《湘江赋》被编入中学《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记事诗是指记载一个具体事件发展过程的诗。记叙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是诗词作品常见的内容。那么,要怎样才能写好以记事为主体内容的诗呢?

  记事诗妙在入情

  这是说叙事诗创作中诗人要倾注感情,作者要融自己之情于叙事之中,做到叙中有情。或叙述诗中之人时要写其人之情之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情景交触。叙事诗如果无情,诗必味如嚼蜡。我们看看唐代诗人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这首诗:“君家和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此诗用白描手法记叙了一个女子乘船在江上偶然遇到一位男子与其对话的短暂场面。截头去尾,抓住事件关键环节展开叙述,这是此诗取材的一大特色,但诗中既无主人公也无作者自己的情感流露,读之感觉还是很枯燥。

  我们再看唐代诗人李绅这首《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前两句记叙农民酷暑时节中午冒着炎热锄禾之事,后两句诗人发表感叹,充分表现出诗人对生活艰辛之感悟及对劳动人民无限同情之情感。读之使读者与诗人自然而然产生情感共鸣,此诗收到的教化育人效果是一般叙事诗难以达到的。

  2017年重阳节,我写了一首《丁酉年重阳节游天际岭》诗: 杜鹃展彩报重阳,又醉樱花友桂香。不信人生无再少? 秋风声里竞春光”。这首诗写的是丁丑年重阳节这天我登上天际岭,看到岭上开满了通常只在春夏开放的杜鹃花和樱花,深为这种“秋风声里竞春光”的景象所感动,如此由衷地发出了“不信人生无再少”的感慨。“不信人生无再少”这句诗是化用了苏东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一名句。古往今来,世人常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此诗以杜鹃和樱花深秋盛开这一特有景象,说明时如流水、人必衰老虽然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但只要目光远大,意志不衰,人完全可以老当益壮,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事业上仍可老有所为这一人生哲理;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甘消沉,立志晚年在文化学习上不断进取的夙愿。

  记事诗妙在入理

  这里是指在叙事中最好能言理明义。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如唐代诗人王之焕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作者在记叙登鹳雀楼所见的黄河千里入海的壮观景色时,感悟到只有站在楼的最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更宽广,从而阐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此诗既体现了作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人生境界,又是运用形象思维说明生活哲理的典范;对于教育世人树立远大理想、不惧困难、不断进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杜甫在《望岳》诗中,在记叙了登泰山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后,感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既抒发了自己心怀大志、藐视困难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也充分说明了只要心有大志,就能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事有所成的人生哲理。

  去年10月,我应湖北咸宁几位诗友之邀游赤壁三国古战场时,有兴作诗《游赤壁》:昔日烽飞战马嘶,纶巾羽扇展英姿。曹公丧胆华容道,不,谁信输赢有定时。”此诗忆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联合周瑜以弱胜强,用6万兵力在赤壁击败曹操80万大军的壮烈情景,后一句由此事总结出一种富有深刻哲理也是较常见的社会历史现象,即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弱与强、输与赢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互相转化。以此鼓励世人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只要不灰心丧志,敢于在困境中奋起,就能有志者事竟成,从而激励世人对人生,对未来要充满必胜的信念。2017年,我赴浙江丽水遂昌县参加中国首届散曲艺术节时参加了会议组织的活动,游览一个唐代金矿,事后作《游唐代金矿》诗一首:“百转地宫幽径徊,危崖深壑小心摔。有心钻透千寻洞,不尽黄金滚滚来”。此诗通过写游金矿一事引申出第三、四句,告诉世人不论是开矿挖金或开创其它事业,还是钻研学问,只要是不断进取,不断深入,就会如发现黄金滚滚,取得满意效果。这首诗的思想格调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记事诗妙在入格

  这是说叙事诗的创作内容要有格调,要进入高度的思想境界,不宜低级趣味、格调低下。鲁迅先生曾说过“有谁画毛毛虫,画癞头疮,画鼻涕,画大便”,鲁迅在这里说的是画画要有格调,我觉得写诗亦然。

  在历史上,古人也写过格调低下的诗。如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的“中虚得暴下”便是写自己因拉肚子而腹中空空。特别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八日九日晨兴如厕有鸦啄蛆》诗,写的是自己早晨上厕所,看见乌鸦在啄粪蛆之事;梅尧臣的另一首《扪虱得蚤》诗“慈日颇所惬,扪虱反得蚤”,写在身上摸虱子却摸到了一只跳蚤的事。李商隐的《药转》诗记叙的是一大户人家的丫环夜里偷偷在厕所里堕胎私生子之事。这类诗格调低级趣味,读之不仅不使人赏心悦目,反而会有恶心之感。故难免有诗人对此予以贬斥。

  在一次全国诗词大赛上,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春樱》诗:“如雪初樱满树开,银钤串串淡香来。蜂儿却恋花中蕊,千里寻芳不用媒”。此诗以“银铃串串”形容樱花之美,以蜂儿“千里寻芳不用媒”写樱花之香,其表现手法非同一般。我也曾写过一首《天际岭尝樱花》的诗:“一望冰雕玉饰氤,落英和着赞声薰。何惜碎骨随风去,肥了春泥醉了心”。此诗记叙了天际岭樱花“玉砌冰饰、落英纷飞”,引得游人如醉如痴的壮观气象,还赞美了樱花既以自己的纷飞飘落之姿使游人赏心悦目,又暗借清代诗人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名句,赞誉樱花飘落化做肥泥的奉献精神。这种对樱花的奉献精神的赞美,实质上也是对人世间那种不计得失、敢于奉献,具有高尚家国情怀的的人格力量的赞美,从而大大提升了此诗的思想境界。

  记事诗妙在入己

  这就是说诗人要置自身于诗内,使之诗中有自己,自己入诗中。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观刈麦》叙事长诗,他首先在诗中记叙了农村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农民因赋税的繁重造成的生活艰辛表达了深厚的同情,同时又对自己没有为国为民立下多少功德而享受丰厚利禄进行了深深自责,他写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担,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把自己的内心话动完全融入诗中,通过对客观现象及自身内心活动的对比记叙使作品有血有肉更为生动,从而大大提升了诗的思想境界。

  2019年10月23日,我与咸宁诸诗友在通山县采风,沿途见旱情严重,河道干涸,水塘枯餐。登上隐龙山时,只见崇山峻岭之中多处茅黄竹枯,甚为伤怀,叹惜而作诗曰:“炎天携友险峰登,惜见蓬竹枯野陵。我欲乘龙天上去,掬回甘露润苍生”。此诗在叙述旱情严重给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困苦的同时,把自己的惜民之情盼雨之愿融入其诗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6年夏秋期间,湖南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洪灾,我当时曾作词《长相思,暴雨》:“路上流,满川流,浊浪滔天粱稻休,河鱼楼上游。你忧忧,我忧忧。欲补苍天断此愁,长缨把祸囚”。此词写了洪灾给老百姓带来了无穷的忧虑,也通过“我忧忧”写自己与老百姓同忧同愁,共同产生“欲补苍天断此愁”的夙愿,从而触自己之情感于诗中,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记事诗妙在合律

  这是说叙事应合于客观世界及事物发展规律,形象思维中不要出现逻辑思维的混乱。

  南宋诗人韩淲曾写过一首《雨多极凉冷》诗,诗中写道:“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此诗是记叙作者三伏天在乡下遇雨后天气极度凉快这么一件事,全诗围绕一“凉”字展开叙述。但诗中打造的情景有多处不合自然规律:如三伏天正是盛夏时节,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雨后天气怎样凉也不可能把木叶凉得自然脱落;树叶因凉自然脱落只能是深秋时节秋风萧瑟的结果,三伏天树叶纷落除非是风吹雨打或者病虫害所为,而不会是因天凉所致。“山吐月”是月亮照于山峰之巅的形象表述。此妙句在很多古人的诗中其表述是“一更”或“二更”或“三更”山吐月,在唐杜甫、宋林希逸诗中的表述是“四更山吐月”;宋代苏过诗中甚至是“五更山吐月,纤纤烛犹幽”。这些都说明“山吐月”的时侯天还没亮,这个时候农家养的鸡肯定还在自家笼中,不可能“鸡在邻家外”。当然,如果韩淲别出心裁把“山吐月”理解成是日暮黄昏之后月亮快要落山之时的情景,这时侯山与月情景的表述应该是“山捧月”更为适宜,但鸡一临黄昏就会回归自家窝里,也不会再在邻家之外;三伏天的日暮也不可能“鱼虾小市”,因鱼虾上市一般是在早上进行。所以韩淲在这首诗中无论怎么理解都不同程度的违背了自然规律,他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有了逻辑思维的失误,从而严重影响了该诗的效果。

  上述说明,在记事诗创作中坚持做到入情、入理、入格、入己、合律,就能收到较好的创作效果。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