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矩阵 - 会员中心 - 投稿 - 投诉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工作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文学天地 >

春天的手札——著名中国画家朱训德

编辑:张可杨 时间:2020-04-02
导读: 朱训德,著名中国画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

  春天的手札

  ◎朱训德

  

朱训德

  作者简介:

  朱训德,著名中国画家。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政府文化艺术咨询专家,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银奖,加拿大国际水墨画艺术大展金奖,并获得国务院人民艺术家称号、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奖章。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日本当代美术馆、联合国总部以及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许多重要机构珍藏,并在《美术》、《文艺评论》、《美术研究》、《中国书画》等近百家美术、文化学术刊物发表。出版著述有《朱训德作品集》、《朱训德画文集》、《艺术大家朱训德》、《中国画二十家》等十余部画集、文集。

  冬天似乎还没有过去,春天就来了。

  心头一直还在盼着下一场大雪,但阵阵春雷就已由远而近,而且不仅有了暖暖的春阳,也有了润润的春雾,绵绵的春雨。

  我家院后的楠竹丛中,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冒出八九根新笋。其姿态憨意可掬,可爱之极。有的探头探脑,有的互依互偎破土而出,竟挤开一片片兰草,拱起一堆堆的泥土来。我这些天来,差不多只要稍有余暇都会来看看这些新笋的变化。我深深地为这种自然的生命力量所感动。我不是俯身如地,闻一闻春天里泥土的清香,惊喜地听到了新笋拱土抽节“滋滋”的声音。我叫来邻居和我的家人,大家都来一起分享,给整个庭院带来无限的喜悦。

 

  绵雨后的阳光拂映在竹丛新笋之间,带着绿绿的春意。我看到了赫色溪石后,古红色的铁枝海棠正含苞待放;大芭蕉旁的玫瑰色玉兰亭亭玉立;碧桃的叶子、花苞都是胭脂色,枝干是淡墨色,变化多姿,像精灵似的小家碧玉;朱红色的大茶花,曙红色的紫藤花更是开的洋洋洒洒。去年一位远在庐山的画家,用快递给我寄来一丛特别的山里野兰,竟想不到今年刚发新叶就开花,花茎直从土里冒出来,嫩绿嫩绿的花苞绽放,清香动容。比平日里见到较小的兰花不同,这丛野兰叶长,花茎长,花大,且娴静、高贵、优雅有大家闺秀之美。

  手捧一杯谷雨新茶,静观春天的生机,春天的美丽,满怀自然的欣喜。

  几只喜鹊飞鸣着停在有着三百年树龄的古银杏上。几只布谷鸟在庭院中央的桂花树巨大华盖上做了一个非常精巧的窝,好像还有了崽崽。和平鸽带着鸽哨,也在庭院上空飞过。此时的庭院就像一幅温馨的画,几行清新的诗句。

  此时的我们,享受到的不只是美丽,更是还有春之明媚,生之意趣。美妙的时光,其实就是心中的桃源。春天的布谷声里,既有美得叫人落泪的感动,更有时光催人的玄机。

  我一直对建筑大师贝律铭怀有深深的敬意。正是因为贝律铭在卢浮宫的“金字塔”设计方案,成就了当年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大文化都市计划”。使法兰西的文化之心,在二十世纪以一种现代姿态生机勃勃地跳动。到了九十岁多岁贝律铭回忆他设计过的许多影响世界文化、艺术、金融的巨大建筑,透露了设计灵感之源,他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我们文化的根可以是传统,而芽则应当是新芽。他说,他是用现代建筑语言诠释深藏在心中的“桃花源”。

  艺术家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桃花源。

  因此有了上海莫干山,有了北京798,成都的蓝顶,杭州的香山……现在又有了长沙的后湖,许多人说这是中国最好的艺术文化高地。我很惊讶在古城的文化腹地,能宝藏如此美好的风水宝地——在岳麓山下的一湖清波。也许,正是这一湖清波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优秀艺术家,激动着远在万里之外的意大利、法兰西、德国、美国……等地来采风的艺术家们。

  正是这一湖清波给艺术创造留下了空白,给心灵留下了空间,给未来留下了诗意和期待。也正是一湖清波抚平了现实中一些块垒,一些琐碎,一些茫然和躁动。使许多艺术家在这里有了平心静气的时候,有了意气风发的时候,有了才思如泉的时候。

  纵观世界画史,许多艺术家确实为了某种艺术情调,为了共同面对的艺术追求,结庐而居,抱团共赴,相互砥砺,争奇斗艳。因此有了扬州八怪,明清四僧、四王,岭南画派,长安画派,海派……欧洲有了文艺复兴三杰,印象派,立体派。也因此有了敦煌,有了永乐宫,有了唐宋绘画的辉煌,有了法国

  枫丹白露,有了文艺复兴……

  正是东西方无数的艺术家把心中的理想化

  为自己的辛勤劳作,为我们的人类描绘了无比美丽、光耀千秋的艺术彩虹。

  在我们的故宫,在卢浮宫,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艺术博物馆,我们欣赏东西方艺术大师的杰作,在每幅作品前停下来,享受世间最精美的笔墨情韵,最灿烂的色彩篇章。于此明白,何谓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作为艺术家,常思一代手笔当写一代风神,当不负自然与苍生。

  深深地抚吮传统笔墨,又纵情拓展未来。如祖师面壁,如西绪弗斯推石。在艰辛中锻造奇伟,在玄思中造就瑰丽。心含造化,言湧万象。造物由心,意构在纸。笔底艳丽时竟是数点秋云,烟水苍濛。精致至极,也不过是平淡天真,满纸静气。如玄黄错彩,渲染始成,是美。从性情得来,如出水芙蓉,天然可爱。

  从西藏、从敦煌、从黄土高坡和故里捡来彩石、泥土锤磨成千年不变的岩彩。从黄山云烟,从万里波涛,从人文风韵,从岁月沧桑,宇宙变化中悟得艺术语言。

  艺术家的生命美学是什么,永远不要腐朽,不衰老,永怀天真,永远在重新出发,在不断发现与创新中感受真正的美。

  永远生活在和不断追求者的心中桃花源。

  其实奇美之境常在高山僻野之上,在大海波涛之间。在山溪、茅舍、修竹之傍。

  当年少年的黄永玉向沈从文请教,从文先生讲了二句话,“紧紧拥抱足下土地,永远不放下手头的工作。”现在读来,真是一言万金啊。

  生之缘分,使我工作在千年学府的书院旁。美院执教,从事创作近四十年了。书院是我常去的地方。这里是古城唯一可称之为灵魂的地方,也是文夕大火之后,唯一有幸保护下来的地方。你在这里能与古人对话,感受到中华文脉的生动、力量与意义。

  心中一直在期待漫天飞舞的瑞雪。在期待中,我着手了书院长卷的创作。我用中国的墨,中国的宣纸和永远的毛笔来思考。融融瑞雪漂浮在山野、院宇、讲堂、书楼之间,恍若再世,似有余温,更是新梦。文化人的精神道义,文化人的抱负担当,我们要细心护持住人文的火种,成就我们中国人明净、温丽、宽广、坚韧、优美的心灵。千年文脉,温静如玉,如沐天恩。

  文学艺术家要像农夫一样,辛勤耕耘,要不断为广博的大地,播上文化的种籽,让我们足下的土地生机盎然。

  以艺术为人生是我的目标。其实我心中还常生一个愿望,如果有可能,我将在山水之间建一所含国学与艺术的书院,这里将有朗朗的诵读经典之声,有美的心灵所在。

  这应该说是我心中的桃花源。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静流。

  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始行。

  二零一五年四月五日于后湖

责任编辑:张可杨
合作伙伴

湘ICP备200020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1363号

未经本单位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湖南麓山律师事务所 李沫律师 湖南简单律师事务所 曾继明主任

技术支持团啊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