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生活的本真 ——在《自然抵达》散文集座谈会上的发言

   来源:未知
   编辑:张可杨   
 

网址:www.ddsjmt.com

还原生活的本真

——在《自然抵达》散文集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王跃文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参加刘克邦先生散文集《自然抵达》的大型研讨会。我参加的作品研讨会比较多,因为在湖南省作协工作,是职守所在。但一般情况下,我在作品研讨会上是不发言的,拿网络上的话说是“打酱油”,要么就是负责组织主持一下。因为研讨会上都是文学研究专家,作家在评论家面前是最怕谈文学的。刚才涂教授做了一个很精彩的发言,讲的有些话,也是我想要讲的。

 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个心情:克邦先生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好兄长。14年前,我的《国画》出版不久,因为大家所知道的原因,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受憋屈。当时我同克邦先生并不熟悉。刚才有几位都提到了,有一篇文章叫做《青年作家和“一把手”》,克邦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为我叫好。说实话,作为官场中人写这样的文章,这是大忌。当时克邦先生正是仕途上一帆风顺的领导干部,而他写到了所谓的一把手当时也是省里重要领导。如果克邦先生不是一个真诚正直的人,不是一个朴实的人,不是一个怀着文学的赤子之心的人,他是不会写这种文章的。从这一点上说,我非常感谢他,非常敬重他。

 在我谈自己阅读体会之前,我先念一段文字:“刘克邦的散文以最质朴率真的笔墨,还原日常生活的丰厚质地,发掘平凡生活中的温暖诗意,讴歌寻常人物心灵中的真善美。他的散文是对生活的温情触摸,有对人性的细腻描写,有对人生的宽容理解,有对伦理道德的敬畏与坚持,表达了人类对美好与温暖的永恒追求。”这段文字是三年之前克邦先生的《金秋的礼物》获得第四届毛泽东文学奖的时候“颁奖辞”中间的一段话。我今天首度披露,颁奖词就是我写的。我想结合“颁奖辞”中提到的几个意思,谈谈克邦散文的特质。

 刚才陈新文先生讲到作家陈应松提倡“贴近天空的写作”,我表示赞同。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心得,我也讲过类似的话,但我是从两个方面讲的:凌空观照、贴地写作。凌空观照,说的是作家要有高远的目光,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宽广的精神境界。贴地写作,说的是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要贴着土地,贴着人生,贴着生活。这是我的一个创作体会。我读克邦先生的散文,我感觉得到他正是像我理解的那样,他也是坚持一种凌空观照、贴地写作的创作姿态。

 一是还原日常生活的丰厚质地。文学最能打动人的就是真实生活的本身,而只有还原日常生活的丰厚质地,才能真正抵达文学的真实。真实固然是所有文学创作的生命,但是散文相对其他文学类型来讲更讲究真实。比如同小说和诗歌创作相比,散文创作对真实性要求更高。我平时阅读文学作品比较关注三个真实:一是事件的真实,二是情感的真实,三是表达的真实。有的作品写的事件是真的,但贯穿在里面的情感是不真实的;有的作品事件和情感似乎都是真实的,但因为表达方式不真实也伤害了作品整体上的真实。我个人有个很极端的观点,未必大家都同意。我们这一代人在散文创作方面受到的最大的负面影响的是两位作家,一个是朱自清,一个是杨朔。朱自清的散文格局狭小,如果就我个人极端点来评价,朱自清写的最好的就是《背影》。杨朔散文的问题就出在生硬比附,如中学课文中的《泰山极顶》等文章,前面写的很好,最后就要故意拔高,把所谓主题硬贴上去。我觉得这就是徒有事件的真实,而情感是虚假的,表达的方式是虚假的。克邦先生的散文,从事件,到情感,到表达,都是真实的。这样的散文读起来,才令人信服,并为之动容。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他懂得情感和文字的节制,不作夸张和煽情的表达。

 还有,我想谈一下,“刘克邦的散文文字细腻抒情,人物刻画生动,从容自在,简洁透明,朴实憨厚。”这也是我写的“颁奖辞”里面的一段话。他就是通过这样的文字和语言,让他笔下生活的丰富质地得到还原。刚才涂教授通过细读文本阐述了克邦先生散文的诸多优长,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细读了。我只举个例子,比方说他在《伤疤》中写自己小时候砍柴,有一次上山看见好多好多的柴禾,庆幸自己找对了地方。他所表达的那种欢乐、那种兴奋,我们每个有乡下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觉得非常亲切、悠然神会。这里所表达出来的就是能够触摸到的有质感的生活。再比方说,他在有一篇散文里写自己被提拔之前,组织部的领导找他去谈话,他在文章里所描写那种心情非常贴切到位。领导找他谈话之后,如果按照常理,他得表个态,要说他个一二三点。但是克邦先生是一个真诚朴实的人,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纵有千言万语在那个时候也说不出来,只一句话:“看我的行动吧!”。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感觉到是文如其人。很多人都评价克邦先生的散文是“文如其人”,我觉得更准确的评价应该是“文即其人”,看文章就是看这个人。这本散文集,从头到尾读下来,书里有他的童年,有他的成长,有他的父母,有他的朋友,有他的悲欢离合,有他的喜怒哀乐,一个非常可爱、非常亲切、非常朴实、非常真诚的作者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是发掘平凡生活中的温情诗意。克邦先生用一种非常开放、非常阳光、非常正面的心态去对待生活、接纳生活。他哪怕就是写生活中的不幸,笔下也不只是不幸,所谓哀而不伤。生活中很多平常的小故事,都能够触动他创作的灵感。比方说,《馄饨店里的感动》所写到的故事,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都可能碰到过。克邦先生因为小孩子的一句道歉,因为小孩子一句礼貌的再见,使他“感到一阵凉风吹过,好甜,好爽。”因为作者心中有美,看到的就是美,心中有善,看到的就是善。再比方说《芙蓉路上的邂逅》,写的是作者同一位擦鞋女不算交往的交往,写出了人间真情,写出了普通人的善良和美德。《出差途中》写作者跟同事出差回来,一路上行李丢了,钱包被扒了,用一部电影的片名讲可谓“人在囧途”。整个过程都是非常不顺畅的,但他们在最窘迫的时候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借钱给他们作车费。尽管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开心,但最后留在他心里的是女青年的助人为乐。这就是生活中的阳光,永远让他铭记。这些文章所写的就是平凡生活中的的温情诗意。

 三是讴歌平常人物心灵中的真善美。其实要把克邦先生的散文按我所讲的这些条条去分类是不对的,应该说他的散文都具备这些特点。如果说写生活中的真善美,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本集子里《与母夜行山路》《疤痕》《漫漫风雪路》。读到克邦先生的苦难童年,我感同身受,惺惺相惜。因为我也出生在贫穷、苦难、落后的乡村,我的父亲也因言获罪被打为右派。我曾经在文章里写到自己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的,因为我生下来就因为右派分子家庭的原因是个有罪的孩子。从小就是这边人不跟你玩,那边人不跟你玩。我最怕的就是大队和生产队开会,只要一开会我的父亲就得到场挨批斗。我读了这几篇写童年、写父母的文章,一方面因自己也有苦难的童年与作者惺惺相惜,另一方面为作者父母身上平凡的伟大所感动。克邦先生笔下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我的父母,就是天下所有的父母。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或者是教师,或者是农民,或者是工人,但他们心地善良,情感朴实,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中国父母最大的美德就在于:不管自己的生活多么艰辛,不管自己遭遇了多少的挫折,也不管自己内心多么的委屈,但他们都会把最美好的品德教给孩子,把最美好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现在,我们社会发展了,社会越来越和谐,人们越来越富足,但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也令人愤怒,各种不如人意的东西触目皆是。但是,我们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想把最光明的东西告诉他们。《与母亲夜行山路》中间写到的母亲,就是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充满母爱的典型的中国式母亲。母亲为了赶回去工作,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小孩跟在后面跌倒了,母亲让孩子自己勇敢地爬起来。这里写的不仅仅是母亲对孩子生活细节的教育,也是对孩子人生态度的教育。人在小时候遇到的某个细节,也许影响他的一生。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报道,南非前总编曼德拉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拿出一块白布,上面一个小黑点,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全班同学都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小黑点。”但是老师说:“错了,这是一块白布,白布上有一个小黑点。”曼德拉说,这个故事让他一辈子受益,看待事情的思维方法也为之一变。《疤痕》里写他因为劝架被小伙伴误打受了伤,所有的人都觉得打他的那个小孩家里应该负担他的医药费。但是,母亲宽厚地原谅了他们,这就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我极为感动的是,《漫漫风雪路》这篇散文写得极为动人,既写了作者自己迎着漫漫风雪赶回老家探望病危父亲的过程,又写了父亲极为坎坷而又无怨无悔的风雪人生。父亲吃过那么多的苦,老年却乐观、豁达,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贡献余热。

 读克邦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祝愿克邦先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2013年7月9日于衡阳师范学院

阅读排行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   |   投诉

湘ICP备200020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