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意自足——品读莫迎武写意花鸟画

   来源:当代商报
   编辑:张可杨   
 

风情意自足

——品读莫迎武写意花鸟画

文/龙星海

  莫迎武,男,1956年4月生,祖籍湖南安化。现任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湘江书画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画创作院副院长、湖南省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作品曾参加全国美展、全国花鸟画展、中国当代花鸟画名家邀请展,曾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赴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地举行展览。其作品被各国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著有《工艺美术》《莫迎武的水墨境界》《莫迎武画集》等书。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

  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花鸟画作为一个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在其现代艺术发展中所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历史上许多画家寄情花鸟,这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亲和有关,也与画家的追求有关。当今时代,政通人和、文化繁荣,对艺术领域空前包容,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喜人景象。

  莫迎武先生就是一位让人非常尊敬的画家。

  先生在其花鸟艺术创作中,既有传统笔墨情趣,又具现代审美意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犀利洒脱,给人一种直指心扉的爽朗和感悟,尽展一花一世界的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其画其人,皆有高意,画中之雨、之花、之鸟,各有意趣风味,且先一一浅尝。

  其画中之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其实,在先生的笔下,花鸟画的创作本没有刻意去着色。品味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总是有一种画面被滋润的感觉。让整个意境都被如降甘霖一般,活了。也许这就是先生的艺术精品一大特色吧。既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酥酪般细密而滋润,又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暗微妙,淡妆浓抹总相宜。既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洗涤尘埃的清新,又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随性惬意和犹如心思般的细腻。

  写意花鸟画对境界和笔墨的几近苛刻的要求,让画家必须超越技法层面的锤炼。优秀的画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具备丰厚的学养、情操。先生能做到身心、学养兼修并进,加之他的悟性与勤奋,方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中之雨,既涵盖了花鸟画的传统格局,又较好地完成了传统图式的现代转换,渐趋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符号。从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其绘画艺术中追求的并非形质的逼真,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气势、气韵和气质。

  先生画中的雨,是生机勃勃的体现。画面被点缀得如“雨后春笋”般的生气,画面上的雨悄然地洒着,轻轻地给花鸟盖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欣赏先生的画,只要凝神聆听,就会听到细细的“沙沙”声,那是雨仙子踩过树叶向我们走来发出的声音,雨点就是她送给大自然的礼物,更是给艺术的点缀。瞧那一笔笔的雨,让花朵清新,让经常在大自然串门的麻雀、锦鸡、蝴蝶秀出了舞姿,吸吮这独妙的雨……多么惬意!在艺术创作中,先生有意让雨滴落到绿树上,树更翠了,滴落到青草上,草更鲜了,雨滴落到花上,花更艳了,滴落到鸟儿的羽翼上,鸟儿更俏皮了。雨滴来到先生的艺术世界里,让这个世界更加喧闹。它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使艺术充满了生机。没有舒伯特小夜曲的恬畅,没有贝多芬交响乐的欢跃,只是细细地、洋洋洒洒地从空中垂落。凉意中渗着无私,润湿中含着热情,温馨中透着细腻,细腻中荡着温柔。这,就是先生艺术创作中的雨。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满人去润花”,寥寥数笔,虽是简单,却勾勒出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这不正是先生笔下的独妙特色吗?不正是他从艺几十载、钻研艺术创作的象征吗?——默默无闻地在求索艺术的道路上。我喜欢独自站在先生的画前,享受着这份独到的雨中静谧与幽深。



  其画中之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倾注了他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和无尽眷恋,他的创作是其真情的流露和对大自然的讴歌与礼赞,其真情的融注,赋予了他画中之花的生命,因而,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他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能贴近生活,师法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寻找美的发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用自己独到的手段去经营,表现自己理想中的物象。细细品味先生的画,就会不自觉地仿佛闻到空气中也带着一股湿润的香味,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格外舒畅。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瞧那粉红色的小花,有的挂满了雨珠儿,像害羞的小姑娘,垂下了头;有的实在支撑不住了,变成小仙子,飘飘摇摇地从花枝上飞了下来。金色的蒲公英开了,如撒在绿绒毯上的灿烂的星星。蓝色的小喇叭花,娇情地垂着头,好像等着谁来抚摩她一下才好。紫罗兰盛开着许多像小孩眼睛一样晶莹的浅蓝色花朵。细长的枝条上缀满瑰丽的花朵,花红如火.蕊黄如焰,英姿勃发。杜鹃花簇拥在一起,嫣红嫣红,像喷吐的火焰,像燃烧的云霞,像飘舞的红绸。各色的花都开得缤纷绚灿,好像天上降下了一道彩云,呈现在先生创作的艺术画面上。兰有秀兮菊有芳,先生腕下之花鸟无不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盎然情致。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路边的花卉和阡陌野生植被,以准确生动的造型、娴熟的笔墨技巧,心手双畅地营造出激荡雄浑的大花鸟画,给人带来一种清新明快的体验。

  对比传统花鸟画,先生是“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作品不再是花卉折枝的疏落雅致,而是用全篇幅的繁密构图来表现恣肆酣畅的激情;以艳而不俗的缤纷色彩写出自然界的美好和诗意,一改传统的清雅淡然,绚丽的色彩渲染让画面更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潇洒明快的落款,与整幅画面相应成趣,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其画中之鸟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先生在艺术创作中喜欢在画中添上一两只小鸟,或追逐、或飞嬉、或静憩瞭望、或促枝交谈。画面不觉有了灵气。

  先生笔耕多年,他深知自己想要一种怎样的呈现。技法上曙红写叶抹枝,点枝上苔点,工笔花草虫,“尽精微,致广大”。鸟儿用笔最工、最细,同时把景致画得老辣,用景致的“粗”来进一步烘托鸟儿的“细”,从而达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一动一静、一浓一淡、一圆一细、一繁一双,处处见对比,又处处透调和,鸟雀的羽翼色泽似又与花草相呼应,可谓是一场视觉盛宴,耐人寻味,咀嚼有劲,回味无穷。先生说,用笔用墨以沉雄浑厚为尚,不能斤斤细谨,要不拘纸墨。但不是不顾纸墨,须在法度之中。沉着之妙,在于用笔挑剔不轻浮,行止不飘忽,千笔万笔可简,一笔两笔可繁,因而意在其中。参差离合,俯仰断续,勾斫顿挫皆笔也。用笔忌流走,忌轻浮滑软,贵遒劲有韧力。遒可去轻忽,劲以气胜,有韧力则笔挺健而所谓能运圆笔,始能出中锋韧线。转折旋叠,有提力拖力,才能外有力气,内具神趣,神即含蓄。用力沉着,笔笔运到,才能具奔雷坠石,惊蛇人草之趣。笔重始能得体积,用笔草率无力,是谓躁笔,不得笔润。

  圈内朋友都知道,先生下笔从不为画而画,兴之所至时,铺纸研磨,尽情挥洒,速度酣畅令人咋舌,每每几分钟就会有飞鸟跃动诞生。可见功底不是虚传,但是畅快不代表漫不经心,而是心领神会间的挥洒自如。

  小鸟长着尖尖的小嘴,淡色的小脑袋上嵌着一双又机灵又调皮的黑眼睛,一身彩色的羽毛,一对儿嫩红的小脚,一条金黄色的尾巴翘得高高的。可飞、可停、可闹、可鸣。与其说这是先生笔下经营艺术的结晶体,倒不如说是大自然赋予先生艺术的一道贺礼,更有甚者,画中的鸟儿,就是先生本身的写照。

  其 人

  文心似是画家来

  写意花鸟画区别于工笔花鸟画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画家的精神气度一目了然地显现在纸上,彰显得淋漓尽致,可谓是纤毫毕现,最是见证画家的风格骨气,而对于画家来说,这种精神层面的内蕴才是画的灵魂,是他们更为看中的。

  先生是画家,是学者、艺术家,更是性情中人。文章开头就说过先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画家,这不仅是因为先生的作品高境,更因为先生的情操修为和艺术主见。先生的艺术主张是写意、写神,反对写实、摹形。在创作中,他并不力求笔墨以完美,而只求笔墨的生化,讲求“墨戏”。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多触笔成趣、了无挂碍、处处活泼的佳构。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以这三种境界来看先生的画,尤其是他的艺术探索之路,则不无深意。先生在艺术道路求索上,探古今追宋元,一方面学习前辈大家的艺术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承袭他们的品德,更把师长作为圣心境贤,这正是其能在艺术领域获取成绩的原因所在。

  如先生笔下的鸟儿一般,在艺术的花丛中,先生尊重传统的艺术,却不拘泥于传统的彰显手法,他喜欢创新和无拘束的点缀生活。如董其昌说:“胸中脱去沉浊,丘壑自然内营”。故此,“创新不离宗,继承不离古”,先生对艺术的追求既没有脱离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师造化,法前贤,顺乎自然,乃大道也。先生深悟此道,用心写生,先工后写,早年的工笔创作为他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他更倾向于自由畅达的大写意,将满腔激情痛快淋漓地释放出来。他潜心研究白石老人,深得其精髓并将理解落实到色彩线条上,以线存形、以形传神、澄怀观道。先生作品是与其文化底蕴、艺术修养一脉相承的。他有诗人般的心性,有畅达从容的胸襟,有饱满昂扬的激情。于是,他的一幅幅作品,绚丽灿烂,芬芳肆意,尽显人间春光与盛世祥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采跃然纸上,如诗般的画作往往耐人寻味,著名书法家王友智观先生之画,常常欣然命笔题画。

  人生百味,看花亦然。品大千花鸟,看尽世间百态。心如花香,则境有仙意。愿先生在艺术的世界里,绽放更加灿烂的花朵。

阅读排行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投稿   |   投诉

湘ICP备20002094号-2